最近网络流传一个段子:猪肉一涨价,连素菜包子都跟着涨。为什么?因为做包子的师傅要吃肉。
老百姓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越来越敏感,猪肉价格因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质,常受全社会围观,稍有风吹草动就被疑“推高CPI”。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占CPI的权重过高,不应据此人为限制猪价上涨。
“我看过很多研究,讨论到底是食品涨价导致CPI上涨,还是CPI上涨的背景下食品涨价?”郑风田说,“最后得出的结论都一样,CPI上涨跟食品涨价无关。”
郑风田认为,国家统计CPI时食品的权重占到1/3,**高估食品占消费总量的比例。“城镇居民的住房、教育消费占的比重太低。至于食品,你要知道中国广大农户有很多几乎不买农产品,粮食蔬菜自己种,偶尔去市场买点肉。猪肉是城镇居民购买的主要肉类,但在农村,农民买的特别少。”他认为,食品尤其是猪肉的权重被高估,使猪肉一涨价CPI就跟着飙升,造成猪肉推动CPI的假象。
对于国家屡屡出手调控食品价格,郑风田也持保留意见:“应当对一部分低收入困难家庭提供补贴,不能因为小部分人吃不起,就不允许食品涨价,这样会挫伤农民积极性。改革开放那么多年,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三四十倍,农产品只涨了三四倍。你把猪价压着,到时候没人养猪,价格反而更高。”
2024/5/14
2024/5/13
2024/5/13
2024/5/10
2024/5/8
2024/5/8
2024/5/7
2024/5/7
2024/5/7
2024/5/7
上一篇:玉米:仍不具备上攻能力
下一篇:生猪补栏已开始 饲料行情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