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禽

初产蛋鸡产软壳蛋多是怎么回事?蛋鸡刚开产要注意什么?

2020/5/9 来源:互联网 阅读:120929次

初产蛋鸡产软壳蛋多是怎么回事?

1、长期的慢性小肠球虫、产气荚膜梭菌、霉菌毒素等导致肠道病持续存在,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导致钙质吸收不足;

2、输卵管的子宫部受到病毒和细菌的破坏,导致子宫部壳腺分泌钙质不足,而直接影响蛋壳的正常形成;

3、日粮中钙量长期不足,血钙浓度过低,而骨骼中的钙也不能再度调用时,从而造成碳酸钙不能沉积而形成软壳蛋;

4、蛋在输卵管子宫部中停留时间严重不足,如产蛋鸡因急性应激反应,导致鸡蛋**通过子宫部,未能形成蛋壳而排出体外;

5、产蛋鸡内服金霉素等药物,后跟血钙结合,形成难溶性钙盐排出体外,从而导致钙源的不足而影响蛋壳的形成。

蛋鸡产软壳蛋怎么办?

解决措施:

1、看鸡是否患有病,如果有的话,及时对症治疗。

2、如果是服药问题,注意药物的使用、调整。

3、补钙

产软壳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蛋鸡养殖过程中钙的摄入量不足,蛋鸡缺钙导致蛋壳变薄,产软壳蛋甚至是无壳蛋,因此在日常的饲养中一定要注意对蛋鸡进行补钙。蛋壳形成所需要的钙大多来源于饲料,可 以占到75%,剩余的25%来源于蛋鸡的骨髓。

蛋鸡养殖补钙,要选择合适的钙料,钙料大概有这几类:蛋壳粉、贝壳粉、骨粉等,通常在对蛋鸡补钙时,可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钙料来进行补钙,这样效果更好。

给蛋鸡补钙,**时间是在下午至夜间熄灯前,主要是下午2-4点这段时间最适宜,因为只有下午或者晚上吸收的钙才会参与到夜间蛋壳的形成中去,而且下午是蛋鸡一天中采食的高峰期,此时食欲旺,吃的也多,所以这个时间补钙的效果是**的。

日粮中含钙量不是越高越好,否则会对产蛋不利。对于钙含量来说,产蛋鸡日粮中钙的含量以3.2%~3.5%为**,高温或产蛋率达到75%~80%时,钙的含量可增加到3.6%~3.8%。但钙含量不能超过4%,否则会产生不良症状。

一般是在下午2点后,先让鸡把槽内饲料吃完,间隔半**鸡又有食欲后,将钙料均匀撒在槽内,让鸡自由采食。需注意的是,必须**所有鸡都能吃到钙料。

蛋鸡刚开产要注意什么?

1、巧饲养

成年鸡日喂3~4次,早上喂早,晚上喂晚,把每次喂食的间隔拉长,不可提前或推后。成年鸡每天应喂配合料120克/只左右,防止忽多忽少。开产后每只鸡每晚应补喂颗粒料(麦粒、玉米粒)50克左右,每百只鸡每周补喂沙粒 500~1000克。不论笼养或平养,密度都不宜过高,每只鸡应占有10厘米左右槽位。早晨应先饮水后喂料,秋末、冬季饮温水,饮水量每只每天不应少于 180毫升。

2、小环境

给蛋鸡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产蛋鸡**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60%~65%,温、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蛋。秋季温差较大,白天要注意降温,夜晚要防寒保暖,随时注意调节温湿度。舍内外每天打扫,清除粪便,减少氨味。做好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每天拣蛋3~4 次,减少破损。

3、补光照

进入秋季,每天日照时数减少。刚开始产蛋鸡光照时间,每天应在16~17**,尤其是高产鸡。自然光不足时,应采用人工补充光照。可在早、晚各补一半,每15~25平方米舍内安装一盏25瓦白炽灯泡,灯泡距地面1.5~2米。

4、防疫病

保持舍内外的卫生清洁,定期消毒,禁止场外闲杂人员进入。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鸡为啥产软壳蛋?鸡产软壳蛋怎么治疗?

2022/10/18

鸭产软壳蛋是什么原因?鸭子生软壳蛋怎么办?

2022/3/11

龙虾常见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2020/6/11

初产蛋鸡产软壳蛋多是怎么回事?蛋鸡刚开产要注意

2020/5/9

蛋鸡产软壳蛋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2016/7/13

蛋鸡软壳单的形成因素

2012/9/18

鸭子产薄软壳蛋的原因

2012/7/9

蛋鸡下软壳蛋的原因

2010/12/2

罗氏沼虾常见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2010/6/25

南美白对虾软壳病的防治

2010/6/25

热门专栏
笼养蛋鸡疲劳症

笼养蛋鸡疲劳症又称为骨软化病,是由于蛋鸡饲料中维生素D、钙磷...

蛋鸡卵黄性腹膜炎

卵黄性腹膜炎是蛋鸡的常见病之一,产蛋高峰期多发。发病后可导致...

绿壳蛋鸡

绿壳蛋鸡,因产绿壳蛋而得名,其特征是所产蛋的外壳颜色呈绿色,...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养鹅苗一定要知道的三件事

下一篇:夏季养鸡要注意的五个重点!

标签
兽药网 > 养殖技术 > 养禽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