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肠道传染病。以呕吐、严重腹泻何拓水为特征。**年龄的猪均易感,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可达100%。5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较低,成年猪传染性胃肠炎几乎没有死亡。猪传染性胃肠炎呈地方流行,给许多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猪传染性胃肠炎症状: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12-24**会出现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体重迅速下降,仔猪**脱水,发病2-7天死亡,死亡率达100%;在2-3周龄的仔猪,死亡率在0-10%。断乳猪感染后2-4天发病,表现水泻,呈喷射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个别猪呕吐,在5-8天后腹泻停止,极少死亡,但体重下降,常表现发育不良,成为僵猪。有些母猪与患病仔猪密切接触反复感染,症状较重,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食欲不振和腹泻,也有些哺乳母猪不表现临诊症状。
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坚持自繁自养,避免从疫区或发病猪场引进,并对引进的种猪严格检疫,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实无病时方可合群。定期免疫接种,使用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二联苗进行免疫接种,母猪在分娩前5周和2周进行免疫,可使仔猪获得良好的被动免疫抗体,**防止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对曾发生过传染性胃肠炎病的猪场,应在秋季和冬季对保育仔猪进行免疫接种。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分娩舍应重视做好保温工作,特别是春季,昼夜温差较大,应注意防寒保暖,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卫生,尽早使初生仔猪吃足初乳。可在猪群各阶段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对疾病的抵抗力。临产母猪转入分娩舍前,应对分娩舍进行**消毒。育成舍每周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带猪消毒工作,猪群发病时,应立即封锁发病猪场和育成猪舍,隔离病猪,对猪舍内外环境及用具、运输工具等进行严格消毒。育成舍工作人员应与其它猪舍特别是分娩舍的工作人员严格分开居住,分娩舍应固定饲养人员,避免发病猪舍的病毒传染至哺乳仔
猪。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痢克舒拌料投喂,每100g,拌料200公斤,或饮水400公斤(拌料效果**),每天1次,连用3-5天。或菌毒痢克肌肉注射,一日一次,连用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