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猪急性肠道传染病,病原体除猪轮状病毒外,从小孩、犊牛、羔羊、马驹分离的轮状病毒也可感染仔猪引起不同程度的猪轮状病毒病症。轮状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18~20摄氏度的粪便和乳汁中,能存活7~9个月。
猪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病毒群引起的多种动物腹泻的一种传染性人畜共患病。猪轮状病毒病遍及全球,**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一般呈地方性流行,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感染率有时高达100%,猪轮状病毒病通常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源性大肠杆菌甚至球虫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成年猪、经产母猪与种公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极少发病。感染7日龄以内仔猪的死亡率极高,可达100%,随着日龄增大,死亡率**,8周龄内发病率50~80%。新生仔猪在缺奶或母源抗体不足时容易感染猪轮状病毒病,病猪剧烈腹泻,迅速脱水,食欲不振,喂食后出现呕吐常是腹泻的先兆症状,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病程3~7天,常因脱水而死亡,特别在寒冷时或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时病程重剧,10~21日龄仔猪多表现为类似白痢,断奶后多为黑灰色水样,数日后可康复而产生抗体,但因其抗体持续时间较短,还会出现重复感染。
猪轮状病毒病的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执行好防疫措施,增强猪的抵抗力。在流行地区,可用轮状毒油佐剂灭活苗或猪轮状病毒弱毒双价苗对母猪或仔猪进行预防注射。油佐剂苗于怀孕母猪临产前30天,肌肉注射2毫升;仔猪于7日龄和21日龄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在后海穴(尾根和肛门之间凹窝处)皮下,每次每头注射0.5毫升。弱毒苗于临产前5周和2周分别肌肉注射1次,每次每头1毫升。同时要使新生仔猪早吃初乳,接受母源抗体的保护,以减少发病和减弱病症。
猪轮状病毒病的治疗:目前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发现立即停止喂乳,用博克加饮水,一日一次,连用2-3天。同时痢克舒拌料每袋100g拌料200公斤投喂,每日一次,连用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