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主要传染途径是消化道,经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感染。当饲养管理不良、气候突变、身体抵抗力减弱时,就促使带菌鸭排菌和发病。
鸭副伤寒临床症状
本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三种类型,潜伏期一般为10~20个**,少数病例潜伏期较长。雏鸭副伤寒以急性败血型为主。
急性型鸭副伤寒症状
经常发生在3周龄以内的雏鸭。1日龄雏鸭感染后,体质软弱,绒毛松乱,两翅下垂,缩颈呆立,下痢腥臭,邪殖口周围绒毛有尿酸盐粘附,腹部常见膨大,触诊较硬,卵黄吸收不全,脐部红肿。病程1~3天,常因急性败血症死亡,有些雏鸭因瘦弱脱水死亡。2~3周龄的雏鸭感染后,表现精神萎靡,不思饮食,呆立一旁,不愿活动,两翅下垂,两眼流泪或有粘性分泌物。常见下痢,颤抖和共济失调,最后常因抽搐,角弓反张而死。病程一般为3~5天。
慢性型鸭副伤寒症状
经常发生在1月龄左右的雏鸭和中鸭中,变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便粪稀软,严重时下痢带血,逐渐消瘦,羽毛松乱。也有表现张口喘气等呼吸困难的症状。还有些病鸭出现关节肿胀,跛行等症状。通常死亡率不高,在有其他病原菌继发感染的情况下,可使病情加重,造成不同程度的死亡。
隐性型鸭副伤寒症状
是指成鸭在沙门氏菌后,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呈隐性感染状态。这种带菌的成鸭,经常通过粪便排菌污染环境,从而导致本病的传播流行。
鸭副伤寒剖检症状
刚出蛋壳不久而死亡的雏鸭,大都是卵黄吸收不全,脐部发炎,肠粘膜呈现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肝脏稍肿淤血。
死亡的较大日龄雏鸭,肝脏肿大,充血,表面有黄灰色小点状的坏死灶。胆囊肿大,囊内积有大量粘稠的胆汁。脾脏也有**肿大,呈斑驳花纹状。小肠后段和直肠肿胀,肠粘膜呈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最特征性的病变是盲肠肿大1—2倍,呈斑驳花纹状,肠内有干酪样团块物质。
其他病变还有心包炎、心包积液。肾脏发白含有尿酸盐。气囊混浊,常附有黄白色纤维素物质。有时出现肺炎、肺水肿、腹膜炎和卵巢炎等症状。
2019/6/10
2019/6/6
2019/5/27
2019/2/13
2018/5/14
上一篇:鸡葡萄球菌病症状图片
下一篇:狗狗蜂窝组织炎症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