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视角

兽药行业的纳米之路

2015/10/15 来源:互联网 阅读:13623次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得到**发展,随之带动了兽药产业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兽药产业起步较晚,研发水平及制备技术均较为落后,故兽用制剂仍以粉剂、散剂及预混剂等常规剂型为主。


因此,研制兽药新剂型、开发制剂新技术是我国兽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与此同时,纳米技术在医药领域得到**发展,并显现出巨大潜力。笔者仅就纳米技术在兽药领域的应用及研究作出论述,以期为新型兽药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借鉴。


纳米制剂的作用


纳米技术是指在0.1~100纳米尺度内对物质进行制备、研究和工业化的一门综合性技术体系。纳米制剂是指粒径在10~1000纳米的药物。目前常见的纳米制剂类型包括:纳米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纳米囊和纳米球。


药物粒子纳米化后,在尺寸效应及表面效应的作用下,药物往往表现出以下与其他剂型完全不同的理化和生物学效应:


**药物生物的利用度。药物的溶解速率与药物粒径密切相关,而药物的吸收效率又受溶解速率影响。利用纳米技术可将较大的药物颗粒转变为稳定的纳米粒子,当药物粒径达到纳米水平时,单位药物总表面积**增加,使药物与吸收部位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增加,从而可**药物的溶出速率。


而纳米制剂的赋形剂可在消化道中起表面活性剂作用,也为纳米制剂的溶解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纳米级药物颗粒可改变膜转运机制,从而增加药物透膜性。


控释作用。纳米制剂不但可**难溶药物的溶解速率和吸收效率,还可通过修饰其表面载体达到减慢溶出速率的目的,从而实现药物在机体中的长循环性。目前常用的纳米制剂载体包括类脂、薄膜、糖脂、亲水性凝胶等。而含药物的纳米制剂在体内随着上述载体的缓慢降解而被逐步溶出,从而使一些在体内易被**代谢失效的药物**减慢溶出速率,延长药效。


靶向作用。常规药物颗粒难以进入组织器官及血脑屏障。纳米级药物可透过机体内各类屏障,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其利用不同大小颗粒在人体内分布的特异性可实现被动靶向。


如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经静脉给药后大量富集于小鼠脑、肝、心、脾等部位,其中脑部药物浓度较常规剂型**4~10倍,说明固体脂质纳米粒可通过血脑屏障。而对纳米粒进行表面修饰则可实现主动靶向,使药物到达特定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如采用铁磁性载体制备纳米粒,利用体位磁场效应可引导药物在体内定向移动和集中,从而**局部治疗效果。



兽药纳米制剂的应用


随着抗菌药与抗寄生虫药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交叉耐药和药物残留问题日益加重,而纳米技术的应用可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一方面,原有的兽药经纳米化处理后,其靶向性、溶解性及缓释性均****,在**药效的前提下,给药剂量**减少,从而可减轻或避免药物残留及耐药性的产生;另一方面,利用纳米技术还可研制更多高效、**副作用的新型兽药,从根本上解决耐药性问题。目前,利用纳米技术开发出的兽药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纳米抗菌制剂。纳米抗菌制剂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它对大多数致病菌均有强烈的抑制和**作用。纳米氧化锌是近年来研发的新型纳米抗菌制剂,具备传统氧化锌剂型无法比拟的抗菌特性,它可通过与细菌间的强烈氧化反应实现杀菌作用。


此外,在饲料中添加纳米氧化锌可**胃肠道致病菌,具有用量小、药效强等特点。利用纳米氧化锌的强渗透性,还可减少胃肠道消化液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从而**药物吸收率。


纳米抗病毒制剂。纳米制剂在抗病毒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利用多聚体聚合物或树形单体可构建“纳米陷阱”,从而**抑制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侵袭。纳米陷阱能够在流感病毒感染细胞之前与之结合,导致病毒丧失致病能力。


现有研究认为,多聚体聚合物所构建“纳米陷阱”的抗病毒效果优于树形单体,而相同多聚体聚合物所构建“纳米陷阱”对不同病毒的抑制效果也不同,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病毒的生长特性和生长环境有关。采用多聚体聚合物作为大分子药物传递运载体,可精确控制药物尺寸、形状和位置,对于精确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纳米中药。中草药是我国特色药物,它具有独特的**性和**性。纳米中药制剂的表面效应、尺寸效应,以及纳米中药加工过程中的细胞破壁工序,可使中药中**成分被大量释放,更利于机体吸收,从而****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其次,由于纳米中药制剂独特的形态、粒径,极易被肝脏的Kupffer细胞捕捉和吞噬,使药物在肝脏中聚集后逐步降解释放到血液循环中。


问题与展望


目前纳米制剂的研发技术尚未成熟,仍有以下问题需作进一步研究:


**,药物的成分十分复杂,对其进行纳米化处理,是否可使某些药物原有的缺陷得以纠正从而达到增强药效的作用,是否可产生新的药理作用?


第二,鉴于纳米化后中药**成分和药效学的不确定性,是否会导致毒副作用增大,从而给药物质量的稳定性和**性留下隐患;


第三,纳米加工成本高、费用大、设备要求高等问题,都将限制纳米中药制剂在兽药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虽然我国的纳米技术仍处在探索阶段,且离整体产业化尚有距离,但是其前景是不可估量的。纳米技术作为最前沿的交叉和边缘学科,将对兽药研究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引发巨大的技术革新,为现代兽药的研发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最终为兽药的发展提供新契机,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兔子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尤其这几种要重视!

2024/5/13

肉兔品种有哪些?值得收藏

2024/5/13

中国常见猪品种

2024/5/10

羊烂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2024/5/8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2024/5/8

螃蟹吃什么食物?螃蟹怎么养?

2024/5/7

马是怎么配种的?一文读懂

2024/5/7

绿壳蛋鸡和普通蛋鸡有何不同?

2024/5/7

绿壳蛋鸡有那些品种?绿壳蛋鸡特点及养殖前景

2024/5/7

热门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黑龙江连续三年成为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管

下一篇:吴里明:兽药企业竞争已由“街巷之争”

标签
兽药网 > 兽药资讯 > 行业视角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