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视角

望闻问切把脉兽药行业发展

2015/5/4 来源:互联网 阅读:11369次

有几个影响比较大的事件:


从2012年11月23日速生鸡事件开始,2013年1月12日《焦点访谈》报道了郑州某兽药厂的违规行为,随后媒体大幅度报道兽药企业的负面新闻,加上禽流感的过度报道影响,直到2014年3月28日国家明确设立食药警察为止,对舌尖上的**监督由行政执法明确向刑事执法转变,管理级别出现了性质上的变化。


2014年12月28日又公布了二维码制度时间表,明确到2016年6月30日前,要实现所有兽药产品二维码出厂销售。这将成为兽药行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分水岭。


笔者由此大胆推测,今后3-5年(以各地食药警察机构完善起计算时间)内,如果执法机关能够依法行政,那么,在兽药行业同质化非常严重,技术含量较低的今天,产值2000万以下的1500多家企业就有淘汰出局之忧。行业销售人员、技术人员的60--80%需要转行。理由如下:


1.小企业既无资金优势也无技术优势,更没有新产品开发动力与技术实力。


2.我们知道,20年前100万蛋鸡的存栏量至少需要1000个养殖户饲养。现在与不远的将来,饲养同等数量的蛋鸡(肉鸡养殖一个道理)最多只需10--50个养殖户。这样一来,在同等养殖数量条件下,你看看我们还需要几个兽药厂家,几个业务员、几个技术员去做终端客户的服务工作?


3.10年后,现在20-40岁的人,又有几个人愿意回农村养几十头猪,几千只鸡?注意,我国的农民工已经出现了年龄断层,有许多50岁以上的人在干需要年轻人干的活。


4.兽药企业销售费用占销售额35-45%,研发投入基本为零的模式还可以为继吗?


5.除西藏、甘肃、新疆、青海等少数地区,我们看看20年前兽药经销商很繁荣的地区还有几个经销商在支撑?


结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兽药企业需要未雨绸缪。


我从企业层次、产品研发投入等几个层次谈谈我的看法,供讨论。


一、兽药企业的现状


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我国通过兽药GMP验收的企业达1973家,兽药制剂企业大约1740家左右。 我国的兽药制剂生产企业(不包含疫苗等生物类产品),笔者以产能把它分为四个层次(产值为2013年数据。化药制剂企业截止到2014年9月10日约1730家)


1.**梯队 产值10000万以上,20家不到。


2.第二梯队 产值5000万以上,有60多家。


3.第三梯队 产值2000-5000万,200-300家。


4.第四梯队 产值2000以下,1400-1500家。


从技术角度而言,**二梯队基本具备一定的研发实力。但是,也是仅有少部分企业具有动物实验房,拥有相关的有经验的药物研发人员,技术部人员结构尚可。企业发展有一定潜力。


而其他90%以上企业的技术部经理,实际上就是说明书编纂者和书本配方修改员。绝大部分既没有研发能力与条件,又没有多少临床经验。


**第二梯队(5000万以上的企业)如何做大做强的建议:


1.利用资本优势、规模优势,通过改变目前的行业定价机制,用高性价比手段淘汰掉小企业。如调整目前产品出厂价是原材料成本的3-4倍为1.5-2倍。


2.利用资金优势与市场优势积极申报有专利的国家一、二、三类新兽药。创新发展,用技术实力拉开企业层次。不出5年,国内就会出现兽药制剂10亿元的企业。


3.利用技术优势积极开发新工艺,人为**普通药品的技术门槛,申报国家普通药品的新标准。用技术手段淘汰小企业。


4.利用自身优势,尽快吸引2.3梯队的技术与销售精英,加速人力资源整合。


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


小企业没有技术优势也没有资金优势怎么办?根据规律,小企业也不会很快全部淘汰掉。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在特色产品上下功夫。比如,将口服液做大做强;将某一领域的产品做大做强;或者集中精力引进开发一个特色产品。总之,抗生素产品的价格战不可避免。在同一标准下,谁也没有技术优势可言,**的优势就是价格战。因此,特色产品或者是小企业的救命稻草。


二、 药品研发


药品研发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慢的工作,特别是新化药。目前国内兽药制剂企业基本不具备研发能力。特别是动物专用新化药的研究能力不具备。


我国兽药企业研发投入很少是不争的事实。主要原因是兽药企业进入门槛太低,前些年谁都可以介入。在现在条件下,建议有实力的企业积极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联合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兽药。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食品**必然会引起全民重视,这个问题今年以来更为**。在这样的社会氛围条件下,动物保健产品必然迎来大的发展。


动保产品中,中药是最有希望取得成果的领域。中药是国粹不假,但是有人过度透支了消费者对中药的信任度。如果“专家”提供的配方对所有中药没有产地与炮制的要求,一定是自学成才型的砖家,是有问题的。因为他连最基本的中药理念都没有。


社会上又有不少人认为中药没有临床效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里首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你用的是不是中药?随便种植的那应该叫草,而不应该叫中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还有一个问题,个别中药对特定动物是有毒的(西药这个现象更多),不要认为对人**的中草药对动物就**。也不要认为对某种动物**的药品对人与其他动物也**。


我们现有的中兽药知识绝大部分集中在马牛羊传统领域,古人对家禽的研究很少。现在兽医界许多人将人医的中药理论或者大家畜的中兽医理论,不加分析的直接应用到家禽身上来进行所谓的辩证施治,显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也不严谨。


三、行业新三难


1.新人介入难


兽药行业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慢慢成熟,数量与生产能力**超过养殖行业的需求。老企业的客户也已经基本固定,出去走一圈,无论是兽药厂、养殖企业、业务员、技术员,看一看基本都是老面孔。**的区别就是企业大了,原来的人变老了。由于我们的行业终端,养殖户数量已经大幅度减少,既有的养殖集团、养殖龙头、养殖户经过多年开发与成长,他已经很难再接受新人。所以,新介入的业务员很难生存。过去企业招来10个业务员,半年后可以留下来7-8个人。现在呢?好不容易招来10个新人,半年后,能留下来一个人就很了不起了。


2.新动保企业介入难


我国兽药企业早已经饱和,绝大部分企业的开工率只有30%。与之相关的饲料企业已经大幅度减少,但是生产规模扩大。国外的兽药企业发展经验也告诉我们,兽药企业的大幅度减少势在必行。在这样的形势下,新企业很难介入,刚刚介入的企业也很难生存。


3.新养殖户介入难


养殖企业投资大,风险大。在我国,现阶段搞小规模养殖已经没有意义,扩大养殖规模是大势所趋,但是,投资又是一个大问题,一般人是投资不起养殖行业的。所以,新养殖户很难介入。


四、行业推测


1.兽药厂之间以普通化药制剂为代表的产品价格战难以避免。


2.兽药厂的合并淘汰高潮很快会出现。短则5年,长则10年。


3.执业兽医师制度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


4.食品**执法,将加快兽医企业整合的步伐。


5.阵痛之后,必将出现可以与外资大鳄相抗衡的民族动保企业。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兔子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尤其这几种要重视!

2024/5/13

肉兔品种有哪些?值得收藏

2024/5/13

中国常见猪品种

2024/5/10

羊烂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2024/5/8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2024/5/8

螃蟹吃什么食物?螃蟹怎么养?

2024/5/7

马是怎么配种的?一文读懂

2024/5/7

绿壳蛋鸡和普通蛋鸡有何不同?

2024/5/7

绿壳蛋鸡有那些品种?绿壳蛋鸡特点及养殖前景

2024/5/7

热门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七招搞定兽药gsp认证手续

下一篇:固原原州区降五项举措低畜牧养殖疫苗副

标签
兽药网 > 兽药资讯 > 行业视角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