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视角

疫苗研发如何“跑过”病毒

2015/2/12 来源:互联网 阅读:10498次

埃博拉疫情自去年3月暴发以来,已致8000多人死亡,大量人畜感染。正当科学家对埃博拉疫苗的研究有所突破、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时,研究人员发现,埃博拉病毒正在发生变异,甚至可能导致目前的药物失效。疫苗的研发为什么比病毒变异“慢半拍”?埃博拉疫情已出现近40年,为什么迟迟没有特效药和疫苗问世?

要回答上述问题,还得先从疫苗说起。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目前,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种,根据技术特点,可分为传统疫苗和新兴疫苗。前者以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为主,后者以基因疫苗为主。

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的主要靶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干细胞、巨噬细胞等,通过抑制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反应,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多脏器损伤以及严重的发热、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症状,重者可致死亡。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变化,但在60℃条件下存放60**、或在被紫外线、γ射线照射或者煮沸5**即被灭活。

埃博拉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延宕至今,主要原因大致如下:

首先,埃博拉病毒属于生物**四级病原体(级别越高越危险,艾滋病病毒属于三级),对该病毒的操作需在生物**四级实验室进行,包括实验动物接种、细胞培养、病毒分离等。世界上拥有这种级别实验室的国家和地区本来就不多,导致开展研究的难度加大。

其次,相较于艾滋病、结核等疾病,埃博拉病毒致死的案例要少得多,且传染范围较小,所以,更多的科研经费都投到那些更显而易见的“杀手”上。

再次,疫苗的研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金钱,但埃博拉疫情多发生在贫困的非洲地区,药企在研制这种疫苗后几乎不可能收回成本,经济效益成为疫苗研制的重要阻力。

最后,一些国家的政府出资支持埃博拉病毒研究,更多的是为了研究如何应对生化武器侵袭,其研究成果很难应用到疫苗研发中。

不过,埃博拉疫情去年大规模暴发已经引发各国的高度重视,疫苗的临床试验速度也**加快。目前研发中的“有希望疫苗”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复制缺陷型疫苗,因其不可复制,所以**性高,但需要每年定时注射;另一类是减毒复制型疫苗,其效果更显着,往往只需注射一剂,但**性不及前者。如此看来,埃博拉疫苗的研发,除了权衡其**性和高效性,还得与病毒“赛跑”。不过,这已经不仅是科学家面对的问题了,而是各国政府需协同应对的问题。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兔子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尤其这几种要重视!

2024/5/13

肉兔品种有哪些?值得收藏

2024/5/13

中国常见猪品种

2024/5/10

羊烂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2024/5/8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2024/5/8

螃蟹吃什么食物?螃蟹怎么养?

2024/5/7

马是怎么配种的?一文读懂

2024/5/7

绿壳蛋鸡和普通蛋鸡有何不同?

2024/5/7

绿壳蛋鸡有那些品种?绿壳蛋鸡特点及养殖前景

2024/5/7

热门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2014年兽药行业热点事件大盘点

下一篇:兽药电商“进化论” 猪病还需猪药医

标签
兽药网 > 兽药资讯 > 行业视角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