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蹄疫症状
羊口蹄疫临床症状
羊口蹄疫初期体温升高、食欲**、精神沉郁、闭口、流涎。绵羊水庖多见于四肢,可有轻度跛行;山羊水疱多见于口腔。水疱经1-2天自行破裂,形成烂斑、然后逐渐愈合。若羊口蹄疫护理不当继发感染化脓菌,则形成溃疡、坏死。若不发生其他并发症,一般愈后良好、死亡率较低。羔羊有时并发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死亡率较高。潜伏期平均3~4天。具体来说,不同种类的羊口蹄疫症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绵羊山羊口蹄疫症状
体温40℃以上,沉郁,废食,口腔粘膜发生水疱,舌少见(山羊比绵羊的多,且多在硬腭和舌面上),蹄的水疱小,跛行,流产。
乳山羊口蹄疫症状
乳头有病变,奶量减少。
哺乳羔羊口蹄疫症状
特别易发病,多发生出血性胃肠炎。也可能发生恶性口蹄疫,心麻痹死亡。病死率20%~50%。
羊口蹄疫剖检症状
除口腔、蹄部的水疱和烂斑外,病羊消化道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心肌色泽较淡,质地松软,心外膜与心内膜有弥散性及斑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针头大小的斑点或条纹,如虎斑,称为“虎斑心”,以心内膜的病变最为显著。
上一篇:口蹄疫疫苗有哪些?如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