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症状
猪口蹄疫前期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7 天。患猪体温升高至40℃~41.5℃,精神不振,食欲减少。
猪口蹄疫初期症状
症状表现为蹄部、蹄冠、蹄叉和蹄踵部皮肤上出现局部红色斑块,不久形成水疱。水疱内有灰白色或灰黄色液体。开始时,水疱似米粒大或绿豆大小,以后发展到蚕豆大。水疱破溃后,形成出血的暗红色糜烂面,随后结痂转愈。蹄部刚出现水疱时,跛行不**。当人们看出**跛行,不愿站立时,水疱多已破溃。当蹄部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
猪口蹄疫中后期症状
病猪鼻盘、齿龈、舌、腭部等也可出现水疱,破溃后,露出浅的溃疡面,不久可愈合。少数病例,母猪的乳房和乳头的皮肤发生水疱,破裂后发生糜烂,不久结痂。
仔猪患此病后,死亡率较高,可达60%以上。发病重的仔猪,主要发生急性胃肠炎,剧烈腹泻,迅速脱水死亡。有些仔猪表现为高热,委靡,心跳和呼吸加快,痉挛鸣叫,心肌麻痹而死。
猪口蹄疫症状主要特点
主要症状是身体的大范围有水疱,其范围有乳头、口、鼻以及主要的蹄,水疱破后形成溃烂面,病情较重的猪,猪蹄壳会自动剥落, 导致猪失去站立能力,卧地不起、拒绝进食等现象, 其结果多是器官的功能衰退最后失去生命体征。 此外,母猪乳房上的水疱溃烂,幼猪进食后会导致心肌炎或者肠胃炎,甚至死亡。
蹄部症状**。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及鼻盘、口腔黏膜、乳房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和溃疡。初期发烧(40℃~42℃),精神不振,食欲缺乏或废绝,蹄壳变形或脱落,跛行,卧地不起。水疱破溃形成边缘整齐的鲜红色、暗红色烂斑。仔猪腹泻,死亡率高,妊娠母猪流产。
猪口蹄疫剖检症状
特征性的病变主要是蹄部、口腔、鼻盘和乳房出现疱状斑疹和溃疡。仔猪病变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卡他性病变,严重的心肌松软、坏死似水煮样,心肌切面有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俗称“虎斑心”。
猪口蹄疫的发病率很高,传染极快,流行面很大,对中、小猪可造成死亡。因此,世界各国对口蹄疫都十分重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定为一类动物疫病。此病已成为国际重点防控对象。
上一篇:母猪产后不吃食怎么办?如何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