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鹅副粘病毒病极少发生,尤其是雏鹅群发病后常被疑为小鹅瘟,引起误诊,养殖户损失较大。现将该病病例的治疗方法、病原及预防方法介绍如下:
鹅副粘病毒病的治疗方法
目前,该病尚无**治疗方法。
对发病鹅群,每只鹅肌肉注射疫苗0.5 mL,注射后第6天停止死亡,**地控制了本病的进一步恶化和流行,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
由于该病初期症状不**,有的未见症状即死亡,死后剖检也无典型病变,易引起误诊。因此建议养鹅户在购回苗鹅后,即用副粘病毒油乳灭活苗,进行提前预防。
鹅副粘病毒病的病原是什么?
鹅副黏病毒病的病原为鹅黏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
病毒广泛存在于病鹅的内脏器官内(脾脏、肝脏、肠管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颗粒大小不一(平均直径为120纳米),形态不正,表面有密集纤突结构,病毒内部由囊膜包裹着螺旋对称核衣壳。
分离的毒株接种10日龄发育鸡胚后能迅速繁殖,鸡胚在接种后2~3天死亡。鹅黏病毒能凝集鸡的红细胞,人工感染鸡可引起死亡。
鹅副粘病毒病如何预防?
1、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应以预防为主。
2、做到不从疫区引进种鹅和雏鹅;
3、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消毒制度,做好病鹅和健康鹅的隔离工作;
4、不能把鹅与其他禽类混养;制订免疫计划,并认真搞好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