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转移因子在病防治中的应用 使用方法
每100千克体重1毫升,每日1次,连用3次,重症加量。与干扰素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预防
转移因子可以将免疫反应活性转移给正常未致敏的免疫细胞,使之成为致敏淋巴细胞,**细胞的免疫效果,具有免疫增强剂的功能。因此,在临床上给免疫接种时,加入转移因子,可**的**的免疫效果。
如按免疫程序给接种瘟弱毒,加入稀释后的转移因子与混合肌注,使瘟抗体产生快、抗体水平高、抗体持续时间长,**的增强其的免疫效果。当发瘟时,用10~12头份瘟弱毒加转移因子(小0.5毫升、大1~2毫升)混合肌注,2天**控制疫情。给接种O型口蹄疫灭活浓缩时,同时分开肌注转移因子,也可收到增强免疫的效果。
由于免疫抑制性疾病如蓝耳病、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及气喘病等抑制动物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干扰的免疫应答,产生免疫麻痹,导致免疫失败。如在接种的同时使用转移因子,可激活被免疫抑制性疾病所抑制的免疫细胞,使其恢复免疫功能,可**地减少免疫抑制与免疫麻痹的发生。故转移因子可用于预防与治疗的免疫抑制性疾病。
仔断奶前3天,每头肌注0.2毫升转移因子,断奶时可**的控制断奶应激,应激、营养应激及环境应激的发生。
治疗
转移因子用于治疗蓝耳病、圆环病毒2型感染、非典型瘟、口蹄疫、伪狂犬病、流感、传染性胃肠炎及流行性腹泻等,应配合中药抗病毒制剂及广谱抗生素进行综合治疗,其治疗方法请参照干扰素对病毒性疾病治疗方法实施。
呼吸道病综合征、传染性胸膜肺炎、副嗜血杆菌病、气喘病、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可按规定剂量肌注转移因子,每日1次,连用3天;同时针对病情选用清开灵注射液,或复方板蓝根注射液,或复方穿心莲注射液,以及抗生素类如支原净、氟苯尼考、强力霉素、长效土霉素、克林霉素等配合治疗,每日1次,连用4天。咳嗽与气喘严重者加注冰蟾熊胆注射液或复方蒲公英注射液或喘力克注射液等,每日2次,连用3天。临床**后,为防止疾病反复,应有针对性的在中或饮水中添药,使用7~10天。
2024/5/14
2024/5/13
2024/5/13
2024/5/10
2024/5/8
2024/5/8
2024/5/7
2024/5/7
2024/5/7
2024/5/7
上一篇:规模化畜禽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下一篇:猪无名高热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