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

河蟹养殖户如何预防河蟹逃逸

2011/11/23 来源:互联网 阅读:21804次

一、河蟹逃跑的原因

  1、在养殖过程中,河蟹会因水中污物增多,水体pH值下降,夏天水温太高,冬天水温过低等,逃离原有水域,趋向适宜的环境。

  2、在人工养殖的情况下,由于投喂不及时,可能造成河蟹因饥饿,如寻找食物而逃逸。

  3、河蟹对光照及水流的刺激很敏感。夜晚,当河蟹见到光亮时,会趋光而逃。成蟹会顺流而下,随波逐流;幼蟹会逆流而上。

  4、水域中老鼠等食蟹动物增多,畜禽的骚扰,以及人工捕捉时,河蟹会自然逃避,趋向**的地方。

  5、秋天,河蟹性腺开始成熟,体内渗透压增大,淡水环境已不适应身体需求,待“秋风一响”,它就要进行生殖洄游,去寻找适合其产卵繁殖的咸淡水环境。

二、防逃的主要措施

  1、大水面养蟹应修整好池埂,堵好漏洞,拦好进排水口,不让污水进入,保持水体相对稳定。汛期应加强巡逻,**池埂不被冲垮;小水面养蟹应事先用钙塑板、玻璃钢、厚农膜等材料建好防逃墙,要求墙高50-60厘米,入土深度15-20厘米,用竹棒固定,内壁光滑,没有河蟹攀爬外逃的落脚点。进排水口也要用铁丝网拦好,发现损坏,应立即修补或更换。

  2、河蟹具有穴居习性,喜欢在水质清新、水草丰富的水域中生活。人工养蟹应在池中用小瓦、砖块等搭建人工蟹巢,不让其在埂坡中打洞,以防逃逸。事先在蟹池栽种轮叶黑藻、苦草等,以营造优美的养蟹环境,**河蟹生长、蜕壳及隐藏的需要。每隔15-20天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化水全池泼洒,净化水质。水深可根据季节调整,一般春天可保持水深50-80厘米,随着水温的升高逐步加深,在酷暑季节,应达1.2-1.5米,确保河蟹的适温水体。

  3、小杂鱼、蚯蚓、螺蚌肉、南瓜片、山芋块等物质,都是河蟹爱吃的饵料。要根据水温、季节、蟹体大小等不同情况,确定投饵种类、数量及次数,确保食物充足。

  4、养蟹前,水域都要进行一次清野除害工作。水面大,可用笼捕、钩钓,并用药物诱捕。池塘可用生石灰等药物**清塘,**敌害。若池中螯虾、黄鳝等敌害较多,难以清除时,可采取二次清塘法。还要注意青蛙、老鼠等入池残害河蟹,可用人工的方法加以捕捉,也可在防逃设备外用药物毒杀。在河蟹蜕壳期间,要确保蟹池安静。

  5、待河蟹价格合适时,应立即捕捞,防止出现逃蟹的可能。大水面养殖,要在河蟹性腺成熟时,立即起捕,不让其洄游逃跑。合适的捕捞时间,通常在河蟹最后一次蜕壳后。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兔子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尤其这几种要重视!

2024/5/13

肉兔品种有哪些?值得收藏

2024/5/13

中国常见猪品种

2024/5/10

羊烂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2024/5/8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2024/5/8

螃蟹吃什么食物?螃蟹怎么养?

2024/5/7

马是怎么配种的?一文读懂

2024/5/7

绿壳蛋鸡和普通蛋鸡有何不同?

2024/5/7

绿壳蛋鸡有那些品种?绿壳蛋鸡特点及养殖前景

2024/5/7

热门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治草鱼肠炎

下一篇:常温育海参苗的水温控制

标签
兽药网 > 养殖技术 > 水产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