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

母猪生娃需要专业产婆

2011/9/15 来源:互联网 阅读:22155次

 分娩是母猪围产期最重要的环节,是一个体力消耗大、极度疲劳、剧烈疼痛、子宫和产道损伤、感染风险大的过程,是母猪生殖周期里的“生死关”。现代基因型母猪由于分娩护理不到位,护理知识不系统、护理不专业和责任心不强等,最容易发生产程过长或难产。

  据我们调查,猪场产程过长或难产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并不主要是由于母猪的问题引起,而是主要由于人为因素引起。一般母猪(以分娩12头仔猪计)正常分娩的时间为3-4h,其正常分娩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5-20min,其分娩胎儿成活率高达97.86%;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母猪易造成滞产或产程过长,通常其分娩时间可达6-8h,其分娩的平均间隔时间达30-40min,在分娩过程中有些母猪间隔1-2h还没有小猪产出来。部分母猪分娩时间更长,可达24-48**不等,其平均分娩间隔时间达2-4h,这严重地影响了分娩母猪和胎儿的身心健康,有资料表明产程从3h延长到8h时,每窝死胎率由2.14%**到10.53%,给猪场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也给接产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劳动强度,形成了接产恐慌症,易形成心理障碍。

  产程过长**增加了母猪的体力损耗,难产**增加了母猪的痛苦,母猪产后恢复慢,产后感染、恶露不尽、高热、便秘和厌食的发生率****,同时对胎儿的影响也特别大,非常容易造成的损伤甚至死亡。

  一、母猪分娩护理助产时常犯的错误

  在临床上由于分娩护理知识非常贫乏,加上护理经验严重不足和责任心不强等,母猪分娩障碍较常见。

  1、没有明确判断母猪难产或产程过长的标准

  母猪分娩要加强重点监控,细致观察母猪的分娩表现、详细记录母猪产仔间隔,及时发现分娩障碍。母猪分娩间隔一般为15-20min,相当于3-4个**产仔一窝,任何产仔间隔达到或超过30min,相当于6个**产一窝,这就是母猪的分娩障碍的判断标准。即凡是产仔间隔达到或超过30min,接生员就要意识到母猪可能出现了分娩障碍,就要对母猪加强分娩护理,及时发现难产或产程过长。

  2、没有正确区分和处理好母猪难产和产程过长

  分娩护理上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难产和产程过长混为一谈,混淆处理。本文来自猪场动力网。产程过长是指由于产力不足即子宫阵缩力不大、腹壁收缩无力致腹压不高、胎儿在子宫内停留时间过长引起胎儿没有进入产道的一种母猪繁殖障碍,此时母猪表现精神差、看不到子宫和腹部收缩的迹象;难产是指由于产道狭窄、产道畸形、产道上皮粗糙、产道软化不足、羊水减少等引起胎儿进入产道后不能正常娩出的一种母猪繁殖障,此时母猪表现紧张、惊恐、疼痛等。由于难产和产程过长的分娩障碍机理不同,自然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3、母猪分娩通常以辅助分娩如肌肉注射缩宫素或掏猪方式为主

  当前猪场普遍使用的辅助分娩方式就是肌注缩宫素助产或掏猪助产。母猪异常分娩已经成为猪场管理的关键性难题之一。饲养员最怕母猪胎儿产不出来、最怕产程过长,一发现又异常分娩就紧张,只要有能**产程的办法,不管是否正确、是否合理,不管对母猪和胎儿有没有害处,他们都愿意去尝试。有些猪场发现母猪在较长的时间内没有产胎儿,1-2个**后就肌注缩宫素,注射缩宫素后还产不出来,就将手深入产道去掏猪。缩宫素和随意掏猪,对母猪和胎儿的损伤特别严重。

  母猪分娩是一个复杂过程,缩宫素增加了子宫收缩能力但同时也增加了产道的阻力,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显著增加了子宫和产道的疼痛、加快了子宫和产道的水肿,使产道的阻力进一步加大,水肿使子宫颈过早关闭、没来得及产出来的胎儿或胎衣碎片滞留在子宫内; 子宫及产道的痉挛性收缩和疼痛,给产后感染创造了条件、延长了产后恢复的时间;产道的痉挛性收缩、疼痛、水肿等,给掏猪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加重了掏猪造成的损伤,如固定子宫和产道的韧带损伤、产道撕裂、产后出血严重等,加重了的产后感染。特别是缩宫素引起母猪初乳的丢失,加上胎儿子宫内先天发育不良、脐带受到挤压致胎儿窒息或缺氧、产道的挤压时间过长、挤压力度过大以及初乳的丢失等,引起新生胎儿产后3天内出现腹泻等。

  母猪助产时掏猪的方式也不对。有些人在掏猪时把手伸入子宫内很深也摸不到胎儿,这种情况是严重违规的。在母猪分娩护理上,只允许将手伸入产道、引起阴道炎没关系,绝不允许将手伸入子宫、引起子宫炎。因此,在处理难产和产程过长时要分别处理,产程过长是产道内没有胎儿,是由于母猪极度疲劳、血氧不足引起子宫收缩无力、腹压不高,或骨盆狭小、产道狭窄等,处理时应以耐心等候、缓解母猪疲劳、引起子宫收缩、增加腹压的助产方式为主。而难产时说明肠道内有胎儿,主要与胎儿过大、产道干涩、胎位不正、产道水肿等卡住了胎儿,不能正常产出有关。此时必须立即处理,以抢时间、**处理、尽量通过保守助产方式加快胎儿的产出。如果通过保守方法不能将胎儿产出,必须立即用手伸入产道将胎儿掏出,但绝不允许将手伸入子宫。

  4、小围产期即过渡期以控制母猪产后感染为中心

  猪场普遍关注产后感染,为了达到预防、控制产后感染目的,大肆推行“产前产后使用抗菌药物”、产仔**打针和产后子宫冲洗、子宫灌注和宫内塞丸等全身消炎、局部消炎等方式。尽管猪场普遍采用使用抗菌药物多、时间长、剂量大、方法多等全方位消炎方法,但仍然不能解决产后感染问题,仍然存在母猪产后10多天恶露不尽、母猪断奶发情流脓、配上种后30-60天仍有少量脓汁从阴户中流出的现象。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兔子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尤其这几种要重视!

2024/5/13

肉兔品种有哪些?值得收藏

2024/5/13

中国常见猪品种

2024/5/10

羊烂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2024/5/8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2024/5/8

螃蟹吃什么食物?螃蟹怎么养?

2024/5/7

马是怎么配种的?一文读懂

2024/5/7

绿壳蛋鸡和普通蛋鸡有何不同?

2024/5/7

绿壳蛋鸡有那些品种?绿壳蛋鸡特点及养殖前景

2024/5/7

热门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母猪产后保健液的配方及使用方法

下一篇:秋季养猪看看注意哪四大问题!

标签
兽药网 > 养殖技术 > 养猪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