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视角

微信企业版真的来了,移动办公大战一触即发

2016/3/10 来源:互联网 阅读:10346次

“企业微信主要是作为微信企业号的补充,因为还是有企业想用独立APP的形式,来做企业内部的沟通。”微信企业号商务总监雷茂锋这样告诉钛媒体记者。


昨天,有人在微博晒出一张手机屏幕截图,画面出现了一款名为“企业微信”的应用,迅速引起了大家的讨论,腾讯是玩儿真的?针对企业办公的企业版微信来了?雷茂锋的回答也基本证实了这个疑问。


微信企业版要做什么?


早在2014年微信就推出了微信企业号。企业号的定位是企业互联网化的连接器,希望借助企业号统一企业入口,连接企业线上线下的生态体系。


截止到2015年12月初,微信企业号接入的企业数量超过65万家,使用企业号的员工数量超过1000万。


企业号为了统一企业对内和对外的入口,直接对接企业系统,而且采取完全开放的生态,企业可以自由选择ISV厂商定制开发应用,不仅做到企业内部协同管理,也是企业移动OA。


但是,企业号有一个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没有IM功能,而IM功能又是企业办公中最常用的一个功能。


知情人士向钛媒体透露,微信本身就是一款社交应用,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叠加一款即时通讯工具,不仅产品会变重,而且入口会太深。独立企业版微信之后,一方面可以为微信减负,另一方面则可以补充微信企业号的IM功能,为用户提供真正一站式的办公平台。


据雷茂锋介绍,企业版微信的规划主要是微信企业号的补充,尽管是独立的APP,但将来应该会与企业号、订阅号、公众号三者打通。如此,也给微信企业号以及微信增加了一个新的入口,志在通过以企业社交关系链为基础的微信移动应用作为入口,丰富产品形态,满足用户生活和工作需求的同时又不会让用户感觉到沉重。


相比于钉钉或者其他协同办公软件,企业使用微信企业号一方面是对企业内部提升办公效率,另外一方面则可以提供对外服务让企业受益,连接企业的上下游。而在微信企业版推出之后,除了各个企业依旧可以按照自己需要选择ISV厂商开发应用,腾讯公司也会提供包括IM等基础功能的支持,丰富和完善这款移动应用办公产品。


一旦把微信企业号和微信企业版打通,基本就可以做到把分散在社交网络上的企业员工和上下游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按照企业自身业务逻辑**地组织起来,打造一张公司的立体网。


对手不只是“钉钉”


钉钉作为阿里在社交产品上交出巨额学费之后的产品,在几次转型后定义为“钉钉,是一个工作方式”的移动办公产品。在上线**天,钛媒体即做了相关报道,引发行业轰动。上线一年企业和团队数量超过85万家,用户数量同样超过1000万,全面超过了微信企业号,这样的成绩不仅让阿里扬眉吐气,也带动了整个企业级移动办公市场的火热。


3月7日,曾经主打移动销售管理的纷享销客公司对外宣布更名为纷享逍客,也要做一站式办公平台,而纷享逍客的创始人罗旭**就表示,“转型后的公司就是要做企业版的微信”。


专注销售管理的红圈营销在2015年底登陆新三板,不久之后,国内老牌ISV提供商蓝凌也在新三板挂牌。与此同时,不论是做移动办公平台的还是做垂直类SaaS服务的公司,越来越多的受到市场和资本的青睐。


面对如此情形,作为社交界老大哥的腾讯怎么会错过机会。


不论是钉钉、纷享销客还是红圈营销等,这些软件基本都是为了提升企业内部业务上或者部分业务上的效率,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而微信企业号和即将推出的微信企业版在提升内部效率的同时,也要连接企业的合作伙伴以及企业的客户,包括打通服务号之后可以做精准的广告和营销行为,这些都是微信的优势。


在细分应用的开发上,钉钉团队是自己来选择要开发哪些应用以及哪些ISV厂商可以入驻,纷享销客和其他的厂商基本都选择自己独立开发,而微信会提供基础的一些功能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厂商定制开发,也算间接为ISV厂商提供平台,非竞争关系。


随着微信企业版的推出以及和企业号的逐渐融合,微信企业版不仅仅是有着要连接一切跟工作相关的决心,背靠微信,更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支持。


企业移动办公大战,一触即发。(本文****钛媒体,记者赵雷)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兔子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尤其这几种要重视!

2024/5/13

肉兔品种有哪些?值得收藏

2024/5/13

中国常见猪品种

2024/5/10

羊烂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2024/5/8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2024/5/8

螃蟹吃什么食物?螃蟹怎么养?

2024/5/7

马是怎么配种的?一文读懂

2024/5/7

绿壳蛋鸡和普通蛋鸡有何不同?

2024/5/7

绿壳蛋鸡有那些品种?绿壳蛋鸡特点及养殖前景

2024/5/7

热门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广电总局:自媒体不需获得许可

下一篇:五条思路一扫兽药人心中的阴霾

标签
兽药网 > 兽药营销 > 营销视角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