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视角

朋友圈扫毒 微商还有明天吗?

2015/3/18 来源:互联网 阅读:8038次


  微商的运营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
 
  自营。自己卖产品,多劳多得。该形式以淘宝迁移过来的卖家居多,借助微信平台只是多了一个推广平台,建立自己的公众号,时常与好友们分享自己的销售经验,偶尔打打广告,发发福利,与微友们建立关系。
 
  找代理,做分销。他们或用不同的微信号冠以美女的图像广泛加人,暴力刷屏,或在不同的社交平台,BBS上铺天盖地发广告,更有甚者还会利用群发功能一键群发、一键推送,并且层层压价,层层代理。
 
  营销培训。记得微信刚出来的时候就有半吊子的营销人士打着微信的旗号四处招摇撞骗,**营销兵法、秘籍武器横行其道。月入百万、微信创业等**利益诱惑不绝于耳。“错过10年的淘宝,错过5年的微博,你还会错过微信吗……”随着大家对微信认识越来越深刻,“忽悠”的成本越来越高,营销培训越来越难以为继了,大师们开始渐渐隐退。
 
  微商如火如荼的背后,不少人也开始意识到微商越来越难做了,不是被屏蔽就是被吐槽,每在朋友圈刷一次广告屏就等于将自己的信誉度透支一次,久而久之不是粉转路人就是粉转黑了。
 
  于是,经历了朋友圈微商被屏蔽、**造假售假工具被曝光、各大分销平台崛起等现象后,微商开始逐渐回归理性,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达成“戒违规、戒伪劣、戒传销、不乱市、不囤货、不暴利、不刷屏、不杀熟”的商业伦理和共识。那么,曲线发展的微商2015年会迎来哪些变革?明天又将会怎样?
 
  团队规模化

  微商最开始立足于个人,起于朋友圈,而又乱于朋友圈。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这种个体的微商一批批被淹没,取而代之的是巨额广告的砸入和大规模团队的兴起。俏十岁、韩束、思埠等品牌的一夜崛起打破了个人微商的创业梦,团队化和集团式的作战方式让微商的竞争日趋激烈,从C2C端走向B2C的商家越来越多,他们或“退而结网”,或相互抱团。
 
  在规模化的背后也可能是一种陷阱。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认为,目前绝大多数微商并没有逃出阿里巴巴时代的交易模式,玩家大多数是“有微店,无微品”,仍然没有互联网化的产品出现,大部分微商“不会有什么出息”。但在未来,“人人都是微商”,微店会成为大多数人的基本配置。
 
  用户社群化

  微商是基于移动社交而产生的一种信任经济。这种社群化是建立在相同的兴趣爱好和情感共鸣之上,它不像罗辑思维那样拥有数百万的用户基础,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它更多的是充当品牌代言人的角色,商家与商家,商家与用户之间的资源置换和口碑传播。这种“小而美”的社群从某种意义来说既可以是流量入口,又可成为一种新的变现方式,如私信求转发、红包求转发等。
 
  社交电商离不开社群,但社群的固化和中心化让商品在拓展和拉新上变得很狭窄,如何发动社群和利用社群产生裂变式传播成为微商社群化的**问题。
 
  渠道立体化

  随着微商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渠道结构将会呈现立体化。厂商、批发商、零售商、代理商、消费者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网络系统。通过建立渠道“面”的网络化与系统化,**渠道网络的效率,最终实现渠道主体子系统及渠道客体主系统的优化。渠道立体化可以将原来朋友圈那种层层代理、层层压货的现状扭转过来,代理商、经销商等不需要囤货和压货,通过社交媒体分销就可在线交易。
 
  虽然张小龙多次提到微信的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但是对于传统零售行业来讲中介化和信息不透明化才能赚取差价,微商不可能做到全面的去中介化,只是在管理和流程上做到最简化。
  技术规范化

  技术规范化即通过技术手段来帮助商家和分销商规范和调整因渠道繁杂而带来的整个交易流程。目前简单粗暴的朋友圈卖货已不适合微商的发展,微商想要借助技术来规范和满足其发展需求,社会化分销平台就成为微商舞台。比如微盟就通过SDP平台将分销商散乱、渠道管理失控、市场混乱、内部价格战、分销商窜货等问题予以系统化、平台化及流程化。另有口袋购物等也已上线分销平台。
 
  技术的规范可能会规避微商平台的乱象,但是开发成本和营销推广的成本太高,这对于C2C的微商来说是个不小的门槛,他们不得不依附平台或第三方来发展,如果监管失控,会重蹈淘宝假冒伪劣泛滥的覆辙。
 
  产品多元化

  产品多元化将是微商区别于淘宝电商的一个很大特性,微商更适合做非标品。这种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小而美”的产品会逐渐崛起,带有独特风格和差异化的产品会越来越受欢迎。根据微信购物的调查报告显示,个性淘货仅次于精明消费,占到整个消费的1/5,与此同时,用户对非标产品的购买率在不断增加。
 
  虽然现在很多大咖、意见领袖都在不断重复一个词:产品人格化,但是除了少数的几个自媒体之外,恐怕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多元化的产品一定要有行业领袖或大V去挖掘、引导。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产品或不认同的产品没有哪个大V愿意用自己的人格去背书。产品多元化的背后其实是用户的分散化,达人、买手将会越来越值钱。
 
  营销媒体化

  社交电商的本质是信任交易。在笔者看来微商并没有改变传统电商的交易本质,商品还是原来的商品,只是营销手段和展现方式改变了。以前是直接买卖关系,先有需求后购买,交易完成后基本很难做到用户沉淀,而微商发展的是一种先有认知再购买,对人对商品的要求会更加严格,而且只要经营得好,基本上是可以做到用户沉淀的。微商对营销和传播的要求非常高,无论是发动社群的力量还是粉丝的力量,前提是产品必须具备足够的亮点吸引人,这些亮点包括故事、情怀、归属感、信任度、溢价等。微商媒体化是最节约成本的营销方式。
 
  用媒体人的思维去做微商不愧为一种精明的营销方式,媒体电商或许才是简单的变现模式。微信本身就是一个盛产内容的平台,只是能够玩转这种方式的机构或自媒体有多少呢?
 
  运作资本化

  目前微商已达到1000多万,而这些微商多以个体散户为主,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自称月销过亿的80%是卖面膜的。如此混战的局面如果不加以规范和整顿势必会做空、做乱这个市场。越来越多的资本注入微商领域,在2015年这种趋势会更加激烈。
 
  风口上的微商有的说是千亿商机,有的说是膨胀的泡沫。不管是什么,新事物总是伴随着马云所说的“看不见、看不清、看不懂、来不及”。有人愿意去尝试未免不是好事。
 
  政策柔性化

  政策的柔性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层面,在某些方面微商营销已经濒临传销的边缘,甚至有的通过不断发展下线已经算得上是在线传销了,如果任由其发展,最后势必会造成严重恶果;二是微信官方方面,面对恶意营销,暴力刷屏破坏用户体验的行为,微信方面一定会大力整顿、惩治。在微商政策制定层面,笔者认为国家和微信团队还是会表现出比较柔性的一面,毕竟微商是一种新型的商业体,微信的朋友圈活跃用户很大一部分群体来源于这些微商,而根据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发布的《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报告》称,微信带动的就业数量已达到1007万人,所以有理由相信微商会迎来大发展。
 
  另外,微信已着手上线朋友圈广告,这对微信商业化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同时也证明微信官方非常看好微商,暴力刷屏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柔性的政策能给微商带来大繁荣吗?或许每一个人都会问,也许会。但谁也没有答案。
 
  不过,2015年的微商不再是一个当你打开朋友圈它就会蹦出一条赤裸裸的广告,或是买了假商品又不知道找谁维权的地方,而是一个完善的交易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微信是腾讯战胜阿里的最后一张**,而微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微商不从卖货思维转向媒体思维,微信做的事无疑等同于在移动端建立另一个淘宝,而用淘宝的思维抵抗淘宝结局可想而知。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兔子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尤其这几种要重视!

2024/5/13

肉兔品种有哪些?值得收藏

2024/5/13

中国常见猪品种

2024/5/10

羊烂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2024/5/8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2024/5/8

螃蟹吃什么食物?螃蟹怎么养?

2024/5/7

马是怎么配种的?一文读懂

2024/5/7

绿壳蛋鸡和普通蛋鸡有何不同?

2024/5/7

绿壳蛋鸡有那些品种?绿壳蛋鸡特点及养殖前景

2024/5/7

热门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品牌传播策略的五个重要因素

下一篇:从2015年开年10大案例看营销风向

标签
兽药网 > 兽药营销 > 营销视角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