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视角

高价药摆高位是视觉营销

2012/11/6 来源:互联网 阅读:10076次

  去药店买药,一定要蹲下来!”最近,这样一条微博在网上热传。微博中,网友称:由于多年跟药厂和药店打交道,提醒消费者,去药店买药,一定要“蹲”下来。因为站着视线内的药全是提成高的,效果一般,好药都在下面……记者实地探访,发现网络热传的“蹲着买药”很有道理。众多药店的确有以下“潜规则”:从上到下,药价也呈阶梯递减;很多物美价廉的好药往往都被“藏”着。

  探访一

  位置**药价也最贵

  昨天,记者在中山路、汶上路、贵州路、南京路和浮山后探访了10家药店,发现同种功效不同价位的药品分区十分**。在中山路一家连锁药店内,记者称想买维生素C片。一名女性导购员把记者领到一处专柜,从最上层的柜台拿出一瓶包装鲜艳的维生素C片递给记者,说“这是效果**的维生素C片,98元一盒,能吃三个月。”记者询问还有没有便宜些的药,导购员又从第二层柜台拿出一瓶,说:“68元一盒,价钱合适,效果也不错。”记者询问是否有几元钱的维生素片,这名导购员很不耐烦地说:“没有,那种廉价药副作用大,我们不卖。”

  记者注意到,在这家药店中,感冒药也是分区的,感冒药柜台一共三层,上面一层的药品大多为30元以上,中间为10元到20元的,最下面的一层需要顾客蹲在地上并使劲弯腰才能看清,都是几元钱的药品。在贵州路上的一家药店内购买维生素C片时,导购员同样先给记者拿出了百元左右的药品。当记者询问是否有廉价维生素片时,原本热情的导购员显得有些无奈,把记者领到了药店最偏僻的一个柜台,打开玻璃门,里面摆满了**维生素片,“这些都是**的,你自己选吧!”随后导购员就不再理会记者,径自离开。

  探访二

  利润**药品位置**

  昨天,记者采访时发现,一些传统经典老药几乎都在开放式药架的最底层,非得“蹲”下来才能看清。在感冒类非处方药架上,仅几元一盒的常用感冒药在最底层,上面比较显着的位置则摆放着几十元一盒的风热感冒颗粒、维C银翘片等。

  治疗高血压的尼群地平是一种物美价廉的“经典老药”,一盒30片药的售价仅1元。昨天,记者在汶上路一家药店内咨询这种药品,导购员从柜台的最底层拿出一小盒药品,还没递到记者手上,导购员就说:“这种药卖得不好,一般人们都买波依定和福辛普利钠片。”随后她又从柜台的中上部拿出这两种药品。记者发现,同样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一盒波依定要23元,一盒福辛普利钠片要43元,价钱远远高于尼群地平。

  那么,是不是便宜药就是效果不好呢?市立医院药剂科专家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售药人员热衷推荐的那些新药贵药多数和以前那些经典老药的化学名是一样的,而且生产厂家也是一样的。其实有很多新药就是以前那些药,只不过是厂家为了**药品价格,而给药品重新起个名字申请一个更高的价格后重新登场。

  揭秘三

  高价药摆“高位”是视觉营销

  “我们当然要把价格高、利润大的药品放在显眼的位置了。这也是我们所有药店的一个‘潜规则’,所有的药店也都是这样做的。”昨天下午,药店一家连锁药店的老板坦诚地说:“作为药店,我们要追求利润。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基层医疗机构在卖零差价药,把我们药店的空间挤得越来越小。那些列在零差价药范围内的药,我们几乎没有利润,所以只能从一些新特药上来赚钱了。所以,我们要把这些药摆在最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位置上,也要求店员强力去推荐这些药。”

  “高价药摆高位置,其实就是在运用我们通常所说的‘视觉营销学’。”岛城营销指导老师孙志刚说,就像报纸上做广告一样,头版和头题的位置就是最想展示给读者看的内容。在市场上也是同样,不仅是药店,像卖奶粉等其它产品也是如此,那些知名的价格高的品牌奶粉也是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上。

  内幕

  多卖高价药“提成”多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相同的时间里,多卖高价药就能多增加个人销售额,就能多赚提成。为了增加销售额,岛城药店普遍引进竞争机制,实行药品销售提成制度。药店销售人员的收入是由基本工资和个人销售药品额提成组成。药品销售人员的固定工资一般在1000元-1500元之间。如果拿到可观的收入就必须在提成上下功夫。每个药店都有自己各自制定的药品销售提成制度,一般在总销售额的15%以内。为了在一定的时间里多增加自己的销售额,售药员自然会热衷选择那些高价药推荐。

  而一些药品代理商为了让新上市的高价药迅速打开市场,还自己为药品销售设置一些奖励机制。这也刺激了售药人员喜欢推荐新上市的高价药,从而能够在药店提成的基础上再获得意外的惊喜。

  医生提醒

  少听忽悠多看疗效

  买药还需因人而异。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千万不要被售药人员热情的推荐说昏了头。售药人员推荐的那些所谓的新药或者一些价格很贵的药未必就是药效**的药。岛城几大医疗机构的药剂专家坦诚向记者介绍,即使药物成分完全一样、制药工艺完全一样,不同的人吃了也会有不同的效果。为此,专家们建议市民,在购买药品时,不要一味听取售药员的热情推荐。**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或者咨询有关懂药的专家之后再购买。

  其实这种“潜规则”在营销上还是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兽药行业可以适当的考虑该怎样恰当的运用一下呢?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兔子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尤其这几种要重视!

2024/5/13

肉兔品种有哪些?值得收藏

2024/5/13

中国常见猪品种

2024/5/10

羊烂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2024/5/8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2024/5/8

螃蟹吃什么食物?螃蟹怎么养?

2024/5/7

马是怎么配种的?一文读懂

2024/5/7

绿壳蛋鸡和普通蛋鸡有何不同?

2024/5/7

绿壳蛋鸡有那些品种?绿壳蛋鸡特点及养殖前景

2024/5/7

热门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管理者值得关注的中国式扭曲

下一篇:软文营销应为兽药智多星们的**

标签
兽药网 > 兽药营销 > 营销视角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