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实力”强调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来实现美国外交目标。2007年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和**学者约瑟希拉里“巧实力”开始运作夫·奈发表题为<巧实力战略>的研究报告,明确提出运用“巧实力”进行对外战略转型,帮助美国摆脱当前困境,重振全球**地位。现在由希拉里提出,针对的是布什的新保守主义的外交政策,即片面强调硬实力的侵略性单边主义战略。布什的战略不仅让美国实力受损严重,也使美国形象急剧下滑,美国外交政策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
究其实质,“巧实力”是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它既包括了硬实力与软实力,又没有对使用软硬两种实力的比例做出明确规定。任何决策者实际上都可以声称其对实力的运用是“巧实力”。比如,10%的软实力与90%的硬实力的混合,以及90%的软实力与10%的硬实力的混合,都可以被其使用者描述为“巧实力”。即使被希拉里贬为“不可思议的自我毁灭”的布什八年外交,亦不可否认其是软硬实力的综合运用,攻打伊拉克与阿富汗属于硬实力,而美元外交、“颜色革命”则属于软实力。即使是那些新保守主义者们亦完全可以将其理念归结于软硬实力的“巧妙结合”。
笨实力,就是说,企业具备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实力却得不到**运用,硬实力支撑庞大躯体,难以翻身,软实力成为闲置,无法激活资源,企业就像一头滞胀的笨牛,有力使不出,因此,企业所具有的实力也就显得很笨了。实力笨就是缺乏活力,尤其是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硬实力管一时,软实力管长久,巧实力破难题。企业做大是一时的,做久才是长期的。但不管做大还是做久,企业首先必须做强做活。做强就是拥有坚强的硬实力和游刃有余的软实力,核心价值旗帜鲜明,挺得住任何高成本的压力;做活就是拥有一流的巧实力,资源整合出神入化,能够应对**风险的挑战。
新一代的中国企业家正从“成长”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和谐”和“至善”,实现华丽转身。在这个转变中,企业家不仅要有“硬实力”和“软实力”,更应该具有“巧实力”。“巧实力”既不是单纯的硬实力,也不是单纯的软实力,不走软硬两者的极端,而是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一种更聪明、更巧妙的战略战术。谭老师在记者采访时强调——当今社会,企业的角逐、世界的角逐,都是实力的角逐。实力有软硬之分,软实力强调以德服人,硬实力强调以力服人。经营一个企业光靠硬实力不够,必须借助软实力,但更重要的是善用软硬兼施的巧实力。企业如何具体运用巧实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