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分为7个主型,即甲型(A型)、乙型(O型)、丙型(C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和亚洲1型,其中以甲型和乙型分布最广,危害**。
口蹄疫病毒对酸、碱很敏感。在自然条件下,病毒在牛毛上可存活24日,在麸皮中能存活104日。紫外线可杀死病毒,乙醚、丙酮、氯仿和蛋白酶对病毒无作用。
这种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5天,最初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无精打采,接着在鼻镜、口腔、舌面、蹄部和乳房等部位出现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破烂后形成烂斑,严重者蹄壳脱落流血、踱行或卧地不起而瘦弱死亡。幼畜常发生无水泡型口蹄疫,引起胃肠炎,出现拉稀;有时引起急性心肌炎而突然死亡。恶性口蹄疫,死亡率高达50%以上。
治疗方案:
1:平时要积极预防、加强捡疫,常发地区要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把生病的牛隔离治疗,圈舍每天用消毒剂消毒 ;
2:0.1%高锰酸钾溶液 适量碘甘油或1%-2%龙胆紫液 适量用法:先以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部,然后涂碘甘油或龙胆紫溶液。
3;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治疗时用创奇生物的牛蹄一针灵注射,一天一次,连用1--2天,**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