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感染。其病原属疱疹病毒,特征性症状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含有血液的粘痰。剖检可见喉部、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和糜烂。发病早期患部细胞可形成核内包涵体。该病今年春末在福建频频发生,呈地方性流行。主要特点是,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高,**可达85%;未免疫鸡群发病严重,免疫鸡群发病较轻。慢性型以结膜炎为主。
一、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但以冬、春干燥、寒冷季节较为严重。
主要发生在1-10月龄鸡,1-4月龄发病率为72%,5-10月龄发病率为26%,最小发病日龄为21天,**为420天。
本病一旦进入鸡群,则迅速传开,感染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因饲养条件,鸡群状况,继发感染情况不同而异,低的3%,高可达50-85%,病程短则10天,长则30天。
病鸡、康复鸡或接种过弱毒疫苗的鸡成为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密度大、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好,维生素缺乏、寄生虫感染等,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症状
1:未经免疫的鸡群,常呈急性型,初期常不见症状突然死亡,患鸡初期有鼻液,半透明状,眼流泪,伴有结膜炎。很快蔓延全群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鸡冠肉髻发绀,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有喘鸣音、湿性罗音,痉挛性咳嗽、甩头、有时咳出带血的粘液,粘附在地面、水槽、鸡笼上,常有鸡由于血块、粘液、干酪物堵死造成窒息而突然挣扎死亡,死后鸡冠及肉髻呈黑紫色,初期成形粪便呈绿色,后期绿色稀便,初期产蛋下降不**,后期下降10-50%不等,康复后15-35天才能缓慢恢复。
2:经免疫鸡群,呈慢性经过,经常大群症状良好,各别咳嗽,零星死亡,病程长,如有应激,抵抗力下降可爆发。
3:从14年秋天以来,福建北部地区,眼型的ILT发病率高,主要症状是结膜炎,初期患鸡眼流泪,或有小气泡,精神尚好,随后眼红、肿胀、有分泌物,初期为浆液性,后变为粘液性或浓性,重者上下眼睑粘连,结膜囊内有干酪物,眶下窦、鼻窦肿胀,呼吸症状轻或无,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最后消瘦,衰竭死亡,病程长,死淘率高,如有继发感染死亡率可达15-30%。
三、病变
主要是喉头和气管充血、出血、带血粘液、气管内可见血块形成的栓塞,病程长的鸡喉头可见坏死灶、黄白色干酪物,有时气管内也可形成一层可剥离的黄白色纤维素性干酪样伪膜即中空的“气管套”,使气管管腔变窄。严重时可见肺充血、出血,心肌出血,个别鸡腺胃出血。
眼型ILT可见眼内及眶下窦内有豆腐渣样干酪物。
四、诊断
根据典型的症状:头向前向上张口呼吸、喘气、有罗音、咳出带血黏液,和典型的病变:气管出血性炎症,**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作实验室检查。
1、发病初期(1-5天)用气管或眼结膜组织,经固定、作姬姆萨氏染色后镜检,可见上皮细胞核内包涵体。
2、用病死鸡的气管分泌物或组织悬液,经喉头或鼻腔或气管接种易感鸡,2-5天可见典型ILT的症状和病变。
3、用病鸡的气管粘液涂抹鸡的泄殖腔,3-4天后见泄殖腔发炎、红肿。
五、鉴别诊断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有些相似,容易发生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