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联昌集团郑州赛维动物药业

冬季肉禽腹水症的防治

2016/11/19 来源:互联网 阅读:1804次

 

 腹水症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禽的一种综合征,肉禽、种蛋禽均有发生,本病的主要特征是腹腔积液、腹围下垂。


【发病特点】
     
本病多发于冬春低温季节,4周龄以上生长**的公禽多发。诱发本病的因素很多,包括禽舍通风不良、氧气不足或氨气浓度过高,遗传、饲养环境及营养等,主要原因是缺氧使肺动脉压升高,导致右心室衰竭和腹腔积液。饲料中含有的有毒物质,如黄曲霉素或高水平的某些药物(如呋喃唑酮等)、某些侵害肝脏或血管的疾病(大肠杆菌感染和水禽浆膜炎)也可以引起腹水症。


 【临床诊断要点】
      
最**的剖剪病变为腹腔内有大量黄色液体,腹水中混有纤维素凝块。肝脏肿大或萎缩、质地变脆或发硬,表面有一层白色纤维膜和数量不等的水疱。心包膜增厚,心包积液、心脏肿大、右心扩张、柔软、心壁变薄;肺淤血或水肿等,去除腹水后可见肠道浆膜发红、出血。


 【防控】
  **孵化后期的通风换气,肉雏禽早期开始发病,与种蛋孵化后期氧气供给不足有直接关系;因此,孵化后期应加强通风换气,可防止早期肉禽腹水症的发生。肉雏禽早期限饲,肉鸡开食的三周内,要喂低浓度营养,特别是在2-3周龄时要适当限饲,即限制采食量,控制每顿喂七八层饱。限制其生长速度,能**的的控制腹水症的发病率;有人担心雏鸡早期营养不足,生长不好,会延缓生长发育。但三周后改为高浓度日粮,能在后期补偿生长而加快增重,不会损害总的生产性能。


   冬季养肉禽要保温,冬季低温导致的冷应激,是肉禽腹水症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冬季养肉禽的基础工作必须搞好;特别是大风降温天气要注意冷应激的侵害,并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


   在日粮中加喂添加剂。一是在日粮中添加千分之2小苏打,可以显著减少腹水症的发病率;二是在饮水中添加千分之0.5Vc,对预防肉禽的腹水症有较好的效果。


   加强环境管理,主要是**饲养密度,3周龄前每平方米15-20只,3周龄后10-12只。



【治疗】
大群:
双氢克尿噻片拌料1/2斤料,连用3-4天,同时添加肝肾舒拌料和优倍佳药物,有利于康复。

个体:
双氢克尿噻片1片、感冒清片2片、三黄片2片经口填服,每天12次,连用23天。

注射:三磷酸腺苷针1支肌苷针1支速尿针1支混合胸肌注射35只鸡,每天2次,连用23天。

 

关键词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以上展示的文字和图片等所有信息是会员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展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版权若有侵犯,请联系本网,我们将在及时纠正或删除。
兽药网 > 兽药厂家 > 公司文章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