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鸡马立克氏病特征为外周神经淋巴样细胞浸润和增大,引起翅麻痹,以及性腺、虹膜、**脏器、肌肉和皮肤肿瘤病灶。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目前是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引起鸡群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鸡马立克氏病的症状:神经型鸡马立克氏病,侵害周围神经,以坐骨神经和臂神经最易受侵害。当坐骨神经受损时病鸡一侧腿发生不全或完全麻痹,站立不稳,两腿前后伸展,呈“劈叉”姿势,为典型症状。当臂神经受损时,翅膀下垂;支配颈部肌肉的神经受损时病鸡低头或斜颈;迷走神经受损鸡嗉囊麻痹或膨大,食物不能下行。
一般病鸡精神尚好,并有食欲,但往往由于饮不到水而脱水,吃不到饲料而衰竭,或被其他鸡只践踏,最后均以死亡而告终,多数情况下病鸡被淘汰。内脏型鸡马立克氏病常见于50~70日龄的鸡,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退,羽毛松乱,鸡冠苍白、皱缩,有的鸡冠呈黑紫色,黄白色或黄绿色下痢,迅速消瘦,胸骨似刀锋,触诊腹部能摸到硬块。病鸡脱水、昏迷,最后死亡。眼型鸡马立克氏病,在病鸡群中很少见到,一旦出现则病鸡表现瞳孔缩小,严重时仅有针尖大小;虹膜边缘不整齐,呈环状或斑点状,颜色由正常的桔红色变为弥漫性的灰白色,俗称“灰眼病”或“鸡白眼”。轻者表现对光线强度的反应迟钝,重者对光线失去调节能力,最终失明。皮肤型鸡马立克氏病,常见皮肤上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
鸡马立克氏病的病理变化:神经型病鸡可见受害的神经呈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粗。病变的神经纤维萎缩消失,失去洁白色的光泽。内脏型剖检可见脏器上有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外观呈灰白色或黄白色,质硬,切面平整呈油脂状。有的突出于脏器表面,有的浸润于脏器内,使脏器异常增大。
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治:对鸡群,特别是种鸡场,必须严格**地做好检疫工作,发现病鸡,立即隔离淘汰,**消灭鸡马立克氏病的传染源。雏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易感性**,必须与成年鸡分开饲养管理,防止接触。严格进行鸡群的消毒、卫生防疫,定期进行药物驱虫,特别要加强对雏鸡球虫病的防治。有条件的种鸡场应该选育对马立克氏病有抵抗力的品系。坚持自繁自养,在必需引进良种时,应到健康种鸡场购进种蛋(鸡)。在出雏24**内正确接种**疫苗,**特异性抵抗力。平时使用博克加饮水能**鸡体的自身免疫力,对预防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