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肢蹄病是猪四肢和四蹄因某种因素导致的局部损伤和运动障碍这类疾病的总称,猪肢蹄病又称跛行病。而国内有许多猪场猪肢蹄病问题也很严重,因发生猪肢蹄病而被淘汰的种猪占淘汰数的80%左右,因此,猪肢蹄病给养猪场带来的经济损失非常巨大。
圈舍的不合理因素会导致猪肢蹄病:新场水泥圈面,由于未经清洗消毒,而显碱性或具有腐蚀性,易导致猪的肢蹄受损而裂蹄。地面坡度过小,栏舍过于潮湿,猪蹄长期泡在水中,蹄壳变软,耐压程度****,加上湿地太滑,蹄部被损伤的机会增大;坡度过大则可导致猪只行走不稳,影响猪蹄结实度,引起肢势不正、卧地等缺陷。
疾病会导致猪肢蹄病发生:蹄部损伤与外伤,进而感染坏死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或者由节瘤拟杆菌引起的。本菌引起的炎性损害作用很小,但它能产生强烈的蛋白酶,消化角质,使蹄的表面及基层易受侵害。在坏死梭杆菌等菌的协同作用下,易产生**的腐蹄病损害。
猪肢蹄病的防范:改善圈面结构、质地和管理。新舍需检查一次设施状况。如水泥、砖铺地面过于粗糙,可用砖或机械进行磨平,但也不要过于光滑,以防猪只滑倒。对食槽、栏杆、隔墙的锐利部分也要磨平。舍内可适当铺消毒过的干草,既可护蹄,又能保温隔凉,防止肌肉风湿。水泥地面要保持适宜的光滑度和小于3度倾斜度,地面无尖锐物、无积水,地面**采用环氧树脂漏缝地板。有条件的猪场可保持种猪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阳光,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新场的水泥地呈碱性**用些酸洗洗地板再进猪,比如醋酸既去碱性又消毒。
文章由 新亚药业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