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鸡是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自然宿主,至今未发现其他禽类对鸡传染性贫血易感。鸡传染性贫血各年龄鸡都易感,但主要发生在2~3周龄的雏鸡。
鸡传染性贫血流行特点:鸡传染性贫血呈全球性流行,我国鸡传染性贫血的感染较为普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自然情况下只感染鸡,两月龄以内的鸡多见,1~7日龄最易感,死亡率10~50%,主要经卵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鸡传染性贫血由鸡贫血病毒引起的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为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鸡传染性贫血又称出血性综合征或贫血性皮炎综合征。
鸡传染性贫血临床症状:潜伏期5~9天,自然条件下发病多见于10日龄以后的鸡,其中以2~4周龄最为多见。鸡传染性贫血的特征性症状是贫血。病鸡精神沉郁,皮肤苍白,发育受阻,感染后14~16天病例达高峰,常在12~28天内死亡,死亡率不超过30%,但若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也可能阻碍病鸡康复,加剧死亡。病鸡的血液学变化很特别,血液稀薄,凝血时间延长,血浆较正常的苍白。感染后8~10天血细胞容积下降,感染后14~20天通常在10%~20%,有些濒死鸡甚至下降至6%。
鸡传染性贫血的预防:防止由环境因素,及其他传染病导致的免疫抑制,搞好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和其他基础免疫。加强饲养管理,**鸡群的抵抗力,强化鸡舍、环境、饮水、用具的经常性净化、消毒,减少或消除环境中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存在,防止易感鸡感染出现亚临床症状。种鸡于13~14周龄(开产前6周),用鸡传染性贫血病弱毒疫苗肌肉或皮下注射,可**防止子代发病。同时用博克加饮水,可**机体免疫力。
鸡传染性贫血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防止该病的传入是关键。
文章由 新亚药业 www.xygjyy.com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