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肿是指大肠杆菌某些菌株产生的类似贺氏毒素Ⅱ,造成猪水肿的是一种神经毒素,产生的自由基具有氧化作用,造成组织膜内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膜结构造成直接损伤,膜流动性改变,膜穿孔及破坏等,从而造成细胞内液外流,细胞间液体积聚,泛溢肌肤而发生猪水肿。
猪水肿的几个原因:
一、仔猪消化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对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弱,较多的饲料蛋白质进入肠道后发生腐败,对消化器官造成伤害,引起仔猪消化不良和腹泻,胃、肠壁水肿增厚。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在肠道内发酵会破坏肠道内微生物菌群,造成菌群失调,致病性大肠杆菌成为优势菌群,产生大量毒素,导致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二、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决定了其胃酸分泌过少,且消化酶活性较低,因此消化能力弱,造成其肠道菌群失调,致病性大肠杆菌占优势,产生的毒素被肠道吸收,造成仔猪水肿。
三、饲养环境突然改变、突然换料、温度变化、接种疫苗、转群等应激因素会刺激仔猪,使其处于应激状态。此时仔猪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免疫细胞数量减少,**病原菌侵入,造成仔猪消化不良和腹泻,肠道结构及环境改变,菌群平衡失调,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占优势,造成仔猪水肿病。
四、大肠杆菌的主要传染源是带菌母猪及患病仔猪。仔猪出生后,通过吸吮乳头或舔食其他物体,将环境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经口带入消化道。由于初生仔猪胃酸较少,加上有些仔猪缺乏初乳抗体的保护,从而使病原性大肠杆菌得以在肠道内繁殖并分泌毒素,最终被肠道吸收后引起仔猪水肿病的发生,甚至导致严重脱水或酸中毒而死亡。
五、维生素E和硒都是动物机体必要的营养元素,在机体内共同参与抗氧化防御机制,保护细胞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免受脂质过氧化物游离基的破坏。当机体缺乏硒和维生素E时,免疫器官的正常组织结构就会遭到破坏,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使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伺机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被肠道吸收,导致仔猪水肿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