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乙脑简称乙脑,猪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猪乙脑最早发现于日本,所以又称日本乙型脑炎。在流行季节来临前,各大养猪专业户除做好猪乙脑预防工作外,还要学会一些诊断的知识与技术,以防万一猪乙脑发病能及时诊断治疗。
猪乙脑的临床症状:猪乙脑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3-4天,病猪体温**升高,精神萎钝,沉郁,疲倦似的卧地,食欲减退,口渴思饮,结膜渐红,粪便于燥呈球状。表面附着有灰白色的黏液,排出的尿多呈深黄色,心跳增加,每**约110-120次,有时可见流鼻涕,能听到鼻塞音。有的病猪呈现后肢轻度麻痹,后肢关节肿大。发生跛行,妊娠母猪患病的主要症状是发生流产,初产母猪多发,第三胎后较少发生。胎儿多数是死胎或木乃伊胎。根据胎儿大小来判断,并非死于同一时期。流产后,母猪的症状很快减轻。体温恢复正常,食欲渐渐正常,但也有少数母猪症状会加重,流产后发生胎衣不下。阴道内流出红褐色或灰褐色的黏液,也有患病母猪在预产期前或期后分娩的,除死胎外,有个别正常的,也有的生后很健康。但隔1-2天后陆续发生全身痉挛,倒地不起,发作后不久死亡。恢复者甚少。母猪流产后,不影响下一次配种。公猪除上述症状外,就是睾丸肿胀,一般比正常大0.5-1倍左右,患侧阴囊的皱襞完全消失,发亮、发热,经2-3天肿胀消退,渐渐恢复正常,有的缩小变硬(无造精功能)公猪病后,1-2月内,可见大量死精和畸形精子。
猪乙脑的临床病理:流产胎儿脑水肿,皮下血样浸润,肌肉似水煮样;木乃伊胎儿从拇指大小到正常大小;存活的弱仔可见到脑水肿,皮下水肿,胸腔积液,腹水、浆膜小点出血、淋巴结充血,肝和脾内有坏死灶,脑膜脊髓充血等。流产母猪子宫内膜充血、水肿,黏膜有少量小点状出血,上覆有黏稠的分泌物。公猪睾丸肿胀,切开肿胀的睾丸,可见鞘膜与白质间积液,有不同程度充血,睾丸实质充血,有许多大小不等小颗粒状坏死灶,附睾边缘和鞘膜脏层纤维性增厚、阴囊与睾丸粘连。
猪乙脑的临床预防:感染乙脑的猪,无特效方法进行治疗,一旦发现,及时淘汰。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针对乙脑的特殊传播途径,必须清除感染环节、定期**接种乙脑疫苗,**猪群抗病能力。蚊虫是乙脑的传播媒介,同时也是重要的传染源。蚊虫多的猪场往往是乙脑的重灾区,因此防治乙脑,**清除蚊虫是首要。猪场可采取以下措施:搞好栏舍周围卫生,清除杂草,杜绝栏舍周围有积水的洼地;保持舍内干燥,舍内角落可用桶放置碱性水溶液(如肥皂水)**蚊虫及虫卵。
同时定期**接种乙脑疫苗,**抗病能力。后备猪于6-7月龄(配种前)或蚊虫出现前20-30日注射疫苗两次(间隔10-15日),每次1mL/头份。经产母猪及种公猪每年春季接种疫苗一次,每次1mL/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