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康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猪蓝耳病的防治要增强免疫力

2015/1/27 来源:互联网 阅读:1554次

    猪蓝耳病曾称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生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猪瘟疫”等,我国将猪蓝耳病列为二类传染病。猪蓝耳病病毒是由鼠的动脉炎病毒通过伤口感染了中欧的野猪后产生的变异病毒。

猪蓝耳病是猪杀手,养猪的克星,猪蓝耳病也是制约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了解猪蓝耳病发生规律,提前做好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对**养殖户损失,**养殖效益不无裨益。
 
猪蓝耳病是二类传染病,我国于1996年发现猪蓝耳病,2006年猪蓝耳病在全国大面积暴发。感染猪发热、厌食,妊娠母猪晚期流产、早产、产死胎、弱胎和木乃伊胎,**年龄猪(特别是仔猪)呼吸障碍为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猪蓝耳病传播速度快,尤其在猪群密集、流动频繁的现代化养殖场更易引起流行,常为地方流行性,猪蓝耳病长期危害养猪生产,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猪蓝耳病初期表现为发烧,体温41℃左右,以40.5℃体温为最多。精神沉郁,不吃;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鼻孔流出泡沫或浓鼻涕等分泌物;皮肤发红,耳部发紫,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处皮肤呈紫红色斑块状或丘疹样;部分病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蓝耳病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猪蓝耳病继发感染严重时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猪蓝耳病防治:补充营养、**机体免疫力、防止混合感染。高温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根据周边疫情结合猪场情况,接种猪蓝耳病疫苗。清除粪便及排泄物后,对猪舍内及周边环境消毒,高热季节一周2次,对进出猪场的车辆重点消毒。猪蓝耳病发病高峰期,不去疫区引种。对病死猪不流通、不宰杀、不食用。症状**用瘟毒血抗+植物血凝素肌肉注射,**猪体自身免疫力。

关键词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以上展示的文字和图片等所有信息是会员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展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版权若有侵犯,请联系本网,我们将在及时纠正或删除。
兽药网 > 兽药厂家 > 公司文章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