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病

乌鳢成鱼家鱼池套养的苗种规格

2010/6/25 来源:互联网 阅读:12405次

    家鱼成鱼池中搭养乌鳢,对于苗种的规格要求要严格把握。这是因为乌鳢十分贪食、凶猛,它可吞食与自身1/2大小的其他鱼种,甚至自身2/3大小的鱼类个体,所以套养到家鱼池中的乌鳢鱼种必须比主养家鱼规格要小,至少要小于一半。例如放养的乌鳢鱼种是8厘米,那么家鱼鱼种至少要有17厘米以上,否则会造成乌鳢鱼种吞食家鱼种现象,影响家鱼的产量,**了效益。

    从各地家鱼养殖池中搭养乌鳢鱼种的规格统计得出,一般在4~13厘米,其中以8~10厘米为较常见。从乌鳢养殖效果的角度来考虑,乌鳢鱼种以大为好,但它取决于家鱼鱼种的大小,不能超过家鱼鱼种的1/2。在台湾混养池中,套养斑鳢鱼多为13厘米以上。湖北国营大同湖农场大面积套养表明,年初投放的是隔年鱼种,以50~150克为**放养规格。5~6月投放当年鱼种,规格5~6厘米以上为好,或育成8~10厘米后再放养。为了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又不影响主养鱼类的生长和效益,乌鳢苗种在养殖成活率与放养时的规格有关,从湖南华容县的试验证明:套养的乌鳢种的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原因主要是小规格鱼种的摄食能力差,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活动能力等都比较低。所以应提倡的是采用12~15厘米的大规格乌鳢鱼种,但相应的精养池中的家鱼种规格也要加大,至少在50克以上。家鱼成鱼池中套养乌鳢的规格与成活率见下:放养时3~4.5厘米,成活率38%,收获时平均尾重0.6千克/尾;放养时6~9厘米,成活率66.5%,收获时平均尾重0.7~0.8千克/尾;放养时12~15厘米,成活率80%,收获时平均尾重1.3~2.0千克/尾。

    同池混养的乌鳢鱼种要求规格一致,所以在放养前要过筛分养。投入同一口池的鱼种要大小一样,并且要求体质健康,无病无伤,无畸形苗,**成活率,**产量。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兔子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尤其这几种要重视!

2024/5/13

肉兔品种有哪些?值得收藏

2024/5/13

中国常见猪品种

2024/5/10

羊烂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2024/5/8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2024/5/8

螃蟹吃什么食物?螃蟹怎么养?

2024/5/7

马是怎么配种的?一文读懂

2024/5/7

绿壳蛋鸡和普通蛋鸡有何不同?

2024/5/7

绿壳蛋鸡有那些品种?绿壳蛋鸡特点及养殖前景

2024/5/7

热门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罗非鱼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下一篇:鲢鱼细菌性败血症

标签
兽药网 > 兽医在线 > 水产病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