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

如何防控猪蓝耳病

2010/6/25 来源:互联网 阅读:16049次

蓝耳病是一种能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疫病。为做好当前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控工作,本报将提供一些免疫控制对策,希望能帮助户**减少蓝耳病传播风险,促进区域范围内成功控制和清除该疫病。

蓝耳病是目前对户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的疾病之一,临床症状表现趋于复杂,发病程度日渐加重。目前该病出现新的临床症状,如口鼻奇痒、腹泻、肌肉震颤、共济失调、后躯麻痹、眼睑水肿、皮下水肿及耳部皮肤增厚等。

蓝耳病的免疫

目前市场上的有两种:活苗和灭活苗。灭活苗在使用上是比较**的,灭活苗适合用于新引进种的适应措施,对已感染蓝耳病的群体,有助于使群体的蓝耳病病毒稳定下来。

蓝耳病与支原体 蓝耳病的免疫应该在肺炎支原体**接种之前进行。可在4周龄接种蓝耳病,5周龄接种**次肺炎支原体,8周龄接种第二次肺炎支原体。

6~8周龄若出现痉挛或消瘦、被毛粗乱、呼吸困难等症状,仔中可以添加以下药物组合,如支原净100ppm+金霉素300ppm+阿莫西林150ppm,断奶后连续使用15天,可以防止保育疾病的发生,并能预防育肥期的发病。

控制对策

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应尽力切断或减少传染源,**敏感动物的抗病能力,防止并发或继发感染。

首先,仔断奶时应该按大小分栏饲养,在保育舍内应不断监测断奶的情况,生长不良的或弱小的应及时隔离。

通过联合用药方案、全进全出、早期断奶和控制群流动以及接种灭活苗,可将蓝耳病的发病时间推迟到中以后,对群的影响就会**。

其次,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限度地控制病原体的传入和场内病原体的传播,将损失降到**限度。每周至少给消毒1~2次,消毒前应用清水将舍冲洗干净,场区一般每月消毒一次。

最后,新引进的种要隔离,隔离新引进的种21~28天,适应期为60天,然后再把引进种和原场群混群(蓝耳病感染只需60天)。同时要建立一个长期的监测计划,对保育、肥、种、后备进行蓝耳病病毒监测,了解群体中蓝耳病病毒存在的状态。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兔子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尤其这几种要重视!

2024/5/13

肉兔品种有哪些?值得收藏

2024/5/13

中国常见猪品种

2024/5/10

羊烂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2024/5/8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2024/5/8

螃蟹吃什么食物?螃蟹怎么养?

2024/5/7

马是怎么配种的?一文读懂

2024/5/7

绿壳蛋鸡和普通蛋鸡有何不同?

2024/5/7

绿壳蛋鸡有那些品种?绿壳蛋鸡特点及养殖前景

2024/5/7

热门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临床诊治猪无名高热的体会

下一篇:根除猪虱妙法

标签
兽药网 > 兽医在线 > 猪病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