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

预防鸡传染病要着重在平时

2010/6/25 来源:互联网 阅读:13668次

  核心摘要:(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体的抗病能力 1。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 一栋舍只养同一日龄同一来源的,而且同时进舍,同时出舍,其后进行**地清舍消毒,准备接下一批。因为不同日龄的有不同易感或易发的疾病,如果一栋舍饲养着几种不同日龄...

  (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体的抗病能力

  1。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 一栋舍只养同一日龄同一来源的,而且同时进舍,同时出舍,其后进行**地清舍消毒,准备接下一批。因为不同日龄的有不同易感或易发的疾病,如果一栋舍饲养着几种不同日龄,则日龄较大的患病或是已病愈的都可能带菌或带病毒,并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排菌或排毒而传染给易感的,如此反复一批一批地感染下去,使疾病长期在舍内存在。如果采用“全进全出”制度,同批同时间转出或上市,**消毒后再进下一批,就不会有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存在,这样就**多了。

  2。舍要及时通风换气 舍饲养密度过大或通风不良,常蓄积大量二氧化碳以及由于粪便和垫料发酵腐败而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对饲养人员与都有不良的影响。舍内氨的含量不得大于0。15%,一般以人们进入舍后无烦闷感觉和眼鼻无刺激感为度。

  3。舍及环境的清洁消毒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可采用不同的消毒剂和方法。平时舍进口处设消毒池,池内放人2%火碱水,对进入舍内的人员和物体消毒。舍消毒或舍带消毒,以及人员、衣物、用具、墙壁、地面、网具、笼具等喷洒消毒,可使用百毒杀、爱边伏或畜禽安等消毒液。

  (2)防止由外地、外场引入病和带菌(病毒)

  从外地、外场引进种时,一定要经人员检疫,千万不要从发病场或刚解除疫情场购入场。很多场与养户都有过由于不慎引入病或带菌(病毒),致使疫病在场内传播的沉痛教训。

  (3)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和预防接种

  疫病监测就是利用实验方法检测群的免疫或感染状态,从而为制定免疫程序提供出科学依据。如对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炎的抗体监测,根据其抗体水平可确定免疫时间。了解了感染状态可以进行群的净化,如白痢和霉形体病的检疫,淘汰阳性,逐渐使之净化。预防接种是防治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通过接种或菌苗,使体获得免疫,增强特异性抵抗力,从而成为不易感机体,就会切断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4)加强灭鼠工作,进行粪便与垫料无害化处理

  鼠类是多种疫病的贮存宿主和传播者,养场的鼠类已成为公害。房、开放式舍、废物堆集的地方,都是鼠类藏身和繁殖的良好场所,因此,应将灭鼠作为养场经常性的工作。粪便与垫料的处理是目前养场存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一般的方法是将清除的垫料与粪便运到远离舍或建筑物的地方,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5)病和死要及时处理

  病和死是同舍、同场或其他场的传染来源。群中出现病时应及时取出,并送人员诊断与处理。凡确诊为传染病的患和死都应及时取出,及时掩埋或焚烧,不得在该舍内隔离和堆积,以免扩大传播。

  (6)防止蛋传疾病

  所谓蛋传疾病就是从感染母传给新孵出后代的疾病。蛋传疾病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病原体在蛋壳和壳膜形成前感染卵巢滤泡,在蛋形成过程中进入蛋内,如沙门氏杆菌等。二是蛋在产出时或产下后因环境卫生差,病原体污染蛋壳如一般肠道菌,特别是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时而有绿脓杆菌、葡萄球菌以及霉菌污染蛋壳,并通过蛋壳的气孔进入蛋内。这样,被污染的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可能造成死胚或臭蛋,孵出的雏多数为弱雏或带菌雏,在不良环境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下发病或死亡。因此,预防蛋传疾病是**雏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平时应注意种舍的卫生环境,勤打扫,勤更换垫料,并保持干燥,以减少粪污蛋。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兔子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尤其这几种要重视!

2024/5/13

肉兔品种有哪些?值得收藏

2024/5/13

中国常见猪品种

2024/5/10

羊烂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2024/5/8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2024/5/8

螃蟹吃什么食物?螃蟹怎么养?

2024/5/7

马是怎么配种的?一文读懂

2024/5/7

绿壳蛋鸡和普通蛋鸡有何不同?

2024/5/7

绿壳蛋鸡有那些品种?绿壳蛋鸡特点及养殖前景

2024/5/7

热门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常见鸡病怎么选择药物?

下一篇:鸡传染性鼻炎怎么治

标签
兽药网 > 兽医在线 > 禽病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