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支气管炎是惟一的一种冠状病毒病,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该病1931年首先报道于美国,1972年传入我国,现在全国各地均有其踪迹。2003年5月下旬,我国农业部动物冠状病毒疫源调查组已指出,人类“非典”病毒与(家禽)的冠状病毒病无关。尽管如此,由于此病对养业危害较大,仍应高度重视其防治工作。
1.病原特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重组变异较快,目前其血清型全世界已有30多种。只传染,不同年龄的均可感染。
2.流行特点:病为主要传染源,病毒在病粪便中可存活12~56天。病的粪便、口鼻分泌物、呼出的气体,污染空气、用具、和饮水,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给易感。一年四李均可发生,以冬季发病较多。
3.症状:因受害器官不同可分为4型,即呼吸型、肾型、腺胃型和卵巢型。4型共同的症状为:饮食大减或废绝,羽毛蓬松,怕冷聚堆。4型不同症状为:(1)呼吸型。咳嗽,气喘,鼻流黏液,死亡率25%。剖检:气管充血,气管内有多量黏液性分泌物。(2)肾型。频繁拉稀粪,粪便呈石灰乳样,死亡率30%。剖检:肾脏肿大2~3倍,肾及输尿管中积有大量尿酸盐沉积物。(3)腺胃型。拉稀粪,极度消瘦,死亡率40%。剖检:腺胃肿大,腺胃壁增厚。(4)卵巢型。产蛋量大减,种丧失生育机能。剖检:卵巢与输卵管有病理变化。
4.防治:(1)治疗。无特效疗法,主要进行对症治疗,如增强体质,补充体液,防止继发感染,使用抗病毒药物,如病毒灵、病毒唑、金刚烷胺等。
(2)预防:①加强卫生管理。及时清除粪尿污物,集中消毒、发酵处理;加强舍通风换气;消除**应激因素。②定期消毒。舍用0.4%~0.6%的百毒杀带喷雾消毒,或用0.1%~0.2%的过氧乙酸空舍消毒;环境用2%~3%的氢氧化钠溶液喷雾消毒。③免疫。一是
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系用Ma5株病毒经SPF胚繁殖而成,肉仔7日龄**免疫,每滴鼻1滴,免疫力可持续整个育肥期。蛋、种7日龄**免疫,每滴鼻1滴;15日龄2次免疫,每滴鼻2滴。发病后紧急使用,可减轻症状减少死亡。二是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多价油乳剂灭活苗,系用H、M、I、SH4株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及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H52株制成,对呼吸型、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均有预防作用。在用其他于7日龄**免疫的基础上,于15日龄每颈部皮下注射0.3毫升,只适于健康群应用。三是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多价油乳剂灭活苗,系用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QX株制成,在用其他于7日龄**免疫的基础上,于15日龄每颈部皮下注射0.3毫升,可**控制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流行。
2024/5/14
2024/5/13
2024/5/13
2024/5/10
2024/5/8
2024/5/8
2024/5/7
2024/5/7
2024/5/7
2024/5/7
上一篇:如何防止蛋鸡脱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