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

养鸡场如何防治鸡疫病

2010/6/25 来源:互联网 阅读:14386次

       近几年来,随着集约化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规模化场的大量兴起,我国各地尤其是一些新兴的发生和流行,给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实践证明,只要切实做好防御工作,许多疾病都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也能及时得到控制。

  一、进前的消毒

  1.舍地面必须是便于冲刷、消毒的水泥地面。首先将舍的房顶、墙壁、门窗及其他设施冲洗干净,然后关闭门、窗和通风孔,为消毒做好准备。

  2.在进前的9天,用3%的热火碱水**喷洒整个舍进行**次消毒,10**后通风3~4**,而后关闭门、窗。

  3.在进前的6天进行第二次消毒,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舍,舍外用3%热火碱水消毒,要求做到均匀、周到、无遗漏、无死角。消毒后舍门口放脚踏消毒盆,以备日后进入舍时使用。

  4.对于老场,进前除对舍进行上述消毒处理外,还要把撤掉的,如饮水器、料桶等用消毒液浸泡30**,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后搬入舍备用。

  二、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全进全出制是**群健康、根除传染病的根本措施,也是对肉生产进行统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栋舍、同一个场,不仅要做到同时进、同时出栏,出栏后对环境统一进行**的清扫、冲刷、消毒,而且还要做到免疫、药物预防、带消毒、环境消毒同时进行,以减少不同日龄、不同批次群的交叉感染机会,**群的持续**生产。

  实践证明,在饲养管理相同的情况下,实行全进全出制要比不实行的场的增重速度增加9%~15%,料肉比**10%~14%,死亡率**8%~12%,****了生产成本,**了经济效益。

  三、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

  1.在大门口设消毒池,要求进出的一切车辆必须**消毒,以防将病原体带入场内。同时对工作人员、来访客人及进出的杂物等易携带病原体的媒介物严加管理和监督。饲养人员每次进舍前必须洗手、脚踏消毒液、穿工作服和工作鞋,工作服不能穿出舍,饲养期间至少清洗消毒一次;不准相互串舍聊天、借用工具;所有用具在进舍前必须经过消毒。来访客人一般不予进入舍,特殊情况下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后方能进入。其他闲杂人员严禁入场。

  2.饲养舍要求清洁卫生,每月至少消毒两次。饮水器要求每天清洗、消毒两次。水箱等供水系统每周清洗、消毒1次。坚持每周带喷雾消毒两次,但在免疫的前、中、后3天不宜进行。

  3.科学处理淘汰的病和死。对无治疗价值的病应及时淘汰,以防成为传染源而危害健康;有望治疗的要与健康隔离饲养,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4.防止活体媒介和中间宿主与群接触。如搞好卫生,消灭蚊蝇孳生地,经常捕捉老鼠,禁止猫、狗进入场等。

  要想控制和杜绝群中疫病的传播和蔓延、**发病率和死亡率,关键是要在饲养人员中树立“预防为主,防养结合,防重于治”的牢固观念。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技术有要求,管理有程序、有制度是搞好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兔子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尤其这几种要重视!

2024/5/13

肉兔品种有哪些?值得收藏

2024/5/13

中国常见猪品种

2024/5/10

羊烂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2024/5/8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2024/5/8

螃蟹吃什么食物?螃蟹怎么养?

2024/5/7

马是怎么配种的?一文读懂

2024/5/7

绿壳蛋鸡和普通蛋鸡有何不同?

2024/5/7

绿壳蛋鸡有那些品种?绿壳蛋鸡特点及养殖前景

2024/5/7

热门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鸡腿病原因多 综合预防效果好

下一篇:鸡新城疫的综合防制

标签
兽药网 > 兽医在线 > 禽病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