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

猪肠道性乳房炎应如何防治

2013/3/21 来源:互联网 阅读:14950次

 猪的肠道菌性乳房炎发病率较高,据对停乳期母猪尸体剖检统计表明,母猪出现肉眼可见的乳房炎病变高达百分之82,发病母猪哺乳的仔猪其死亡率为百分之55.8,而正常母猪哺乳的仔猪死亡率仅为百分之17.2。由此可见,该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了解该病的发病原因,并对症下药进行该猪病防治,成为养猪生产的当务之急。

    一、发病原因  引起乳房炎的肠道菌主要包括艾希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和枸橼酸菌属,这些细菌普遍存在于母猪和周围环境中,并且随时能够污染乳头,如果环境温度适宜,它就可能迅速繁殖并导致母猪发病。

    二、临床症状  通常在母猪分娩后1至2天,有时在第三天发现最初症状,患猪体温上升,但很少超过42摄氏度,精神沉郁,虚弱无力,对仔猪漠不关心,胸部伏地,严重者僵直,不能站立,甚至昏迷。饲料和饮水消耗量下降或食欲废绝。仔猪频繁吸乳,并不断变换乳头,啃食垫草并舐吃地上的尿液;吸过乳后,仔猪间不是相依而卧,而是到处游走。

    三、防治措施  分娩前给母猪急剧减料是一个行之**的方法,同时,改善饲养条件使躺卧处无粪便和使用含肠道菌较少的垫料(如沙土或新干梢草)可以减少肠道菌性乳房炎的发生。药物预防是必不可少的,从母猪妊娠112天开始,按每150公斤体重每天投服二次0.4克三甲氧苄啶,1克磺胺二甲基嘧啶和1克磺胺噻唑拌入少量饲料中单个给母猪饲喂,连用4天,可使发病率从百分之30下降到百分之12。

    猪发病后,可用新霉素、四环素进行治疗,但在母猪泌乳下降前,一般不必采取治疗措施。另外,给母猪注射糖皮肤激素可使仔猪死亡率**下降。对内毒素所致泌乳下降母猪,重复静注催产素(30IU)能**增加仔猪摄奶量。当仔猪吃奶不足时,应特别注意防寒,减少应激因素对仔指的影响,从而**仔猪的抵抗力。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兔子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尤其这几种要重视!

2024/5/13

肉兔品种有哪些?值得收藏

2024/5/13

中国常见猪品种

2024/5/10

羊烂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2024/5/8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2024/5/8

螃蟹吃什么食物?螃蟹怎么养?

2024/5/7

马是怎么配种的?一文读懂

2024/5/7

绿壳蛋鸡和普通蛋鸡有何不同?

2024/5/7

绿壳蛋鸡有那些品种?绿壳蛋鸡特点及养殖前景

2024/5/7

热门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春季猪场应做好哪些击疾病的防疫

下一篇:猪恶性水肿病的防治方法

标签
兽药网 > 兽医在线 > 猪病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