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

常见病(球虫与肠炎混合感染)的诊断

2011/6/30 来源:互联网 阅读:18760次

球虫与肠炎是养鸡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近几年这两种病混合感染给养鸡业造成了比较大的危害。患球虫肠炎的鸡只采食量下降,死亡率升高,生长缓慢,料肉比升高,今夏许多养鸡户因为球虫肠炎混合感染损失很大。
    球虫肠炎一般发生于15日龄~30日龄的雏鸡,肉鸡、黄鸡均易发,严重者死亡率在30%以上。该类病例多见于炎热、多雨、潮湿的夏季,南方一般常年都可能发生本病。
    临床症状
    病鸡羽毛松乱、藏头缩颈、呆立不食、站立不稳、瘫腿倒地,有的尖叫,排胡萝卜丝样一节一节的细长粪便,或排黄色不消化样的粪便,或排稀水样的粪便,粪便中常混有脱落的肠黏膜。
    解剖病理变化
    病死鸡肠壁肿胀脆弱,肠管粗大,粗大部分的肠黏膜与肌层组织坏死脱落,十二指肠回弯处浆膜有白色圆环,其他浆膜面可见到红色、灰白色小点和块状出血。病程的中后期肠黏膜水肿肥厚或糜烂,有的肠道黏膜水肿的同时出现点状出血,或表面的绒毛有灰白色坏死。眼观心、肝、肾、肺基本正常。
    诊断
    根据疾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作出确诊。发病原因简析
    1.本病一般是先感染小肠球虫并引起肠道黏膜损伤,继而引发魏氏梭菌等厌氧菌增殖,球虫与厌氧菌互相加重肠道炎症,使饲料不能被完全吸收,同时大量的体液渗透到肠道中,造成机体腹泻、脱水,粪便中含有不消化的饲料或烂西红柿样粪便。
    2.球虫的代谢产物、魏氏梭菌等厌氧菌产生的**毒素被机体吸收后引发机体自身中毒。
    3.球虫感染途径:孢子化卵囊→鸡体内上皮细胞(通过饮用和采食被卵囊污染的水和饲料)破坏肠黏膜的完整性,引起肠炎和上皮细胞的崩解产生毒素,引起鸡体自身中毒从而发生继发感染(无性繁殖4天~5天),形成卵囊进入肠道(有性繁殖2天),排出体外形成有感染力的孢子化卵囊(1天)。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兔子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尤其这几种要重视!

2024/5/13

肉兔品种有哪些?值得收藏

2024/5/13

中国常见猪品种

2024/5/10

羊烂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2024/5/8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2024/5/8

螃蟹吃什么食物?螃蟹怎么养?

2024/5/7

马是怎么配种的?一文读懂

2024/5/7

绿壳蛋鸡和普通蛋鸡有何不同?

2024/5/7

绿壳蛋鸡有那些品种?绿壳蛋鸡特点及养殖前景

2024/5/7

热门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雨季肠道疾病防控要点

下一篇:值得关注,夏季鸡的绦虫病

标签
兽药网 > 兽医在线 > 禽病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