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视角

生猪养殖补贴:谁能拿到补贴?

2011/8/29 来源:互联网 阅读:16481次

 这些天,政府、养猪行业和老百姓都紧盯着猪肉价格。”  一位业内专家告诉本报记者,空壳养猪场拿到补贴、为拿补贴给回扣、虚报猪数量等现象,都曾经出现过。猪肉价格一旦出现暴涨、过高,政府就必须有所作为,但面对市场,可操作的空间也有限,补贴就成了救火**的措施
  这些天,政府、养猪行业和老百姓都紧盯着猪肉价格。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中央支持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建设的投资恢复至25亿元,并对养殖户(场)按每头能繁母猪1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猪肉价大涨,国家还将发放补贴,养猪户们会高兴吗?养猪行业会因此**成本而使肉价降下来吗?

  本报记者采访南北生猪生产大省的多名养殖者发现,大小养殖户们都知道要发补贴了。但更关心的是,发来的补贴偏向谁。

  谁能拿到补贴

  和2007年的调控相比,国家此番调控更倾向于扶植养猪大户。

  南方某生猪大省的老刘家,全家靠养300多头猪生存。他欢迎补贴,但也存在着疑虑,“上次说发3200元,但到手时每家都要少690元。只是没人会细究,也没人出头,不然下次连补贴的机会也没有了。”

  在这个省的另一个县,一家养殖协会整合了16个养猪户,都是小型猪场。据该协会会员介绍,每年10多个养猪户都要坐下来开两次会,确定哪一位去争取补贴,如何“返点”,拿回来的钱如何分配等问题,其副会长不得不“长期住在县城,打点多方关系”。去年这个协会“要到20多万元的补贴,拿到协会时只有13万元多一点”。到手的钱,再按每户猪的头数来分配。

  中部某省的老韩家,养50头母猪。他还记得2007年的那次补贴,“说是因为地方财政短缺啥的,到2008年都没发下来。2009年3月以后,发了一批,先给大户,到了2009年8月,才发到我们小户手里。说是每头母猪补100元,到手只有60元。”据他说,等到发补贴的时候,猪价已经跌了一阵子,他还杀了不少母猪,最后只能按30多头母猪的数量领钱。

  东北一家养猪合作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合作社有几十名会员,基本都是规模化养猪场,“如果政府一分钱不发,这些大户凭本事养猪就能挣钱。大猪场比散户抵御疫病和猪价波动的能力强。慢慢的,行业会洗牌,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至少像瘦肉精这样多发在散户环节的事情会少。”在他看来,补贴规模化养猪场是好事,但这笔钱不一定能到规模化养猪场手里,“有些养猪场盖得漂亮、敞亮,也拿到了国家的补贴,但进去一看,里面没几头猪。真正的养猪大户反而不一定得到很多钱。”

  一位业内专家告诉本报记者,空壳养猪场拿到补贴、为拿补贴给回扣、虚报猪数量等现象,都曾经出现过。“有时候,在层层拔毛的情况下,想用发放补贴的方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反而适得其反。”他还表示,这次中央特别提出,要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范围由421个县增加至500个县,本是促进发展的好意,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地方政府将争取跻身这一行列”。

  在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看来,这样调控更为科学,有的放矢,可以加快行业有序发展。但农业政策专家李昌平认为,生猪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生产者不能控制市场,消费者也不能控制市场,猪肉价格由市场博弈决定。但如果政府的扶植倾向于规模化养殖户,使行业集中度变高。“小户都出去了,全留下大户,未来供应方的话语权太大。”

 

 时机好不好

  人们渐渐从媒体上得知,饲料价格、生猪存栏数的减少和人工成本的上升,是导致本轮猪肉涨价的原因。补贴发放能否透明、公允,难以预测的疫病风险和猪肉价格过山车似的涨跌,使养猪行业的前景充满未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7月15日提供的数据显示,7月初36个大中城市猪肉批发价格比6月初增长了17%左右,比年初增长了38%左右。老百姓的感受也许更直观——有媒体报道,哈尔滨奋斗副食商场,猪肉摊排骨每公斤要卖到56.6元。买肉的人少了,卖肉的人凑在一起打扑克。

  7月13日的调控政策出台之境况,与2007年多有相似。

  2007年5月起,猪肉价格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涨,有些地区价格几乎是2006年的两倍。6月4日,农业部公布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7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实施母猪补贴以及**制度。

  一系列调控政策带动了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还给行业引来了新加入的人。数据显示,母猪存栏量由2007年的4420.6万头上升到2009年4990.7万头,两年内增加了570.1万头。后来生猪市场供过于求,接着就是猪价“坐上过山车”:猪肉价格于2008年3月达到高点后一路下滑,2009年4月与2010年4月甚至降到4.5元/斤,养一头猪倒要亏本100元。

  “现在发放补贴,时机未必**。”李昌平分析,生猪价格应主要靠市场自由调节,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也要起一定作用。但他强调,补贴应在猪肉价低的时候进行。而猪肉价高时,养猪者积极性本来就高,再发放补贴,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猪肉价波动的幅度,使高峰时价格更高,低谷时价格更低。

  李昌平长期关注养猪业,2007年他曾撰文,题为“给母猪送温情选错了时候”。到2008年猪肉价开始下跌,他文章的题目是“奥运会后,财政部长该关心母猪了”。不过,政府选择的时机与李昌平的想法相反。

  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政府调控是有所权衡的,全国养猪业几千万人的利益和13亿老百姓吃猪肉贵相比,后者带来的压力更大。因此猪肉价格一旦出现暴涨、过高,政府就必须有所作为,但面对市场,可操作的空间也有限,补贴就成了救火**的措施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兔子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尤其这几种要重视!

2024/5/13

肉兔品种有哪些?值得收藏

2024/5/13

中国常见猪品种

2024/5/10

羊烂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2024/5/8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2024/5/8

螃蟹吃什么食物?螃蟹怎么养?

2024/5/7

马是怎么配种的?一文读懂

2024/5/7

绿壳蛋鸡和普通蛋鸡有何不同?

2024/5/7

绿壳蛋鸡有那些品种?绿壳蛋鸡特点及养殖前景

2024/5/7

热门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猪价高对养猪户是好事吗?

下一篇:100元能繁母猪补贴民间引争议

标签
兽药网 > 兽药资讯 > 行业视角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