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知识

犊牛白肌病

2010/6/25 来源:互联网 阅读:24710次

犊牛白肌病是指全身肌肉由原来的红色变为灰白色到带黄的白色,犊白肌病一般在出生后10—100天内发生,冬季发病较多。

病因:

现在认为白肌病和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硒缺乏有关。维生素E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在青草等嫩绿食物和糟粕、麦子、麸皮等含量较多,但它在空气和阳光条件下易被氧化破坏,当牛日粮中品质不好的干草、稻草、块根类、淀粉糟类过多,使维生素E摄入不足;目前对牛必需的微量元素,钴、铜、碘、铁、锰、硒等研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已表明,植物性中硒含量与土壤、水中水溶性硒含量关系密切,在酸性的低硒土壤生产的喂牛,容易引起硒缺乏。现在知道中维生素E和硒的缺乏或减少,是犊牛白肌病的病因。而放牧、增加运动量、兴奋、运输、气候急剧变化(如低温、风雨)、营养不平衡,则是本病的诱因,有些年份,收割的牧草因遭较长时间的雨淋或因雨水过多,也可能发生本病。

临床表现:

犊牛白肌病的症状分型如下:

1、特急性型:所谓突然死亡型,这种病例无任何前驱症状就死亡,在多发地区发生不少,数量不少。突然死亡的原因除骨骼肌变性之外,由于心肌变性而引起死亡。

2、急性型:是白肌病中最多的病型,多数病牛最初的症状是腹泻。腹泻持续2—3天后,元气大伤,步行和起立变得困难,虽没有发热但呼吸加快、流涕,全身肌肉震颤。一些病例还表现为出汗及哺乳、采食困难(舌和下腭诸肌变性)。部分病例臀、背肌肉肿硬,有压痛。在起立困难的病例,即使人工抬起,四肢也不能支持多久。有近半数的病牛在早期可见到血红蛋白尿。重症在发病后1日内死亡,多数呈长期经过,但大多不能完全恢复。

3、慢性型(迁延型):跛行或步行障碍是常见的,不时有突然不能站立的病例,多见于日龄较大的犊牛。

诊断:

步行困难和起立困难虽然可作为初步诊断的参考,但出现红色的尿更进一步提示,血液检查可检出**酶的活性高度上升,血液硒化,且多数病例血清VE下降,可以确诊,如无实验室条件,尸检骨骼肌呈灰白色变性可帮助诊断。

防治:

1、预防:轻症有望**,重症**希望不大,本病的重点应采取预防。发病地区从母牛分娩前一个月就应在中添加维生素E(250—1000毫克)或硒(日量亚硒酸钠0.1—0.2ppm),其他方法如在分娩前以间隔二周注射二次维生素E(一次500—1000毫克),犊牛出生后给犊牛及时注射维生素E100—200毫克或亚硒酸钠5—10毫克,隔两周后再注一次。

2、治疗:在犊牛发病早期可连续在3—4天分别单独注射亚硒酸钠3毫克/50千克体重,或维生素E150毫克/50千克体重或两者并用。必要时采取保暖等保护措施,如有肺炎或其他疾病发生时,需对症治疗。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兔子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尤其这几种要重视!

2024/5/13

肉兔品种有哪些?值得收藏

2024/5/13

中国常见猪品种

2024/5/10

羊烂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2024/5/8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2024/5/8

螃蟹吃什么食物?螃蟹怎么养?

2024/5/7

马是怎么配种的?一文读懂

2024/5/7

绿壳蛋鸡和普通蛋鸡有何不同?

2024/5/7

绿壳蛋鸡有那些品种?绿壳蛋鸡特点及养殖前景

2024/5/7

热门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霉菌毒素对蛋鸡的影响

下一篇:怀孕奶牛乳房消炎散的临床试验

标签
兽药网 > 兽药百科 > 用药知识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