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禽

黄花鱼长什么样子?黄花鱼图片

2016/10/6 来源:互联网 阅读:27845次

黄花鱼长什么样子?黄花鱼和黄鱼该怎么区分?黄瓜鱼和黄花鱼一样吗?黄花鱼多少钱一斤?黄花鱼怎么做好吃?越来越多的问题指向黄花鱼这个品种,说明这个水产品逐渐的走进了千家万户,下面,我们来介绍下这个黄花鱼的一些相关特征。


黄花鱼又名石首鱼,也叫江鱼。此鱼出水能叫,夜间发光,头中有像棋子的石头,所以叫石首鱼。 石首鱼是鲈形目石首鱼科约160种鱼的统称。一般为底栖,肉食性,大部分分布暖海或热带沿海,少数生活于温带或淡水水域。

大黄鱼


体近长方形而侧扁,背缘及腹缘的前方隆凸而后方为低。体长约30余厘米。头大而侧扁,吻圆钝。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隔宽而稍隆凸。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圆而小,后鼻孔长形,较大,接近于眼。口前位,宽阔而斜。上、下颌相等,唇薄;上颌骨能伸缩。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鳃盖骨后端有一扁棘。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较长。鳞片栉状,侧浅鳞57;侧线下鳞较侧线上鳞为大。背鳍及臀鳍的鳍条部2/3以上均蒙小圆鳞。侧线前部较弯曲,后部较直。背鳍Ⅷ~Ⅹ31,起点在胸鳍起点的上方。臀鳍Ⅱ9,起点约与背鳍鳍条的中部相对,胸鳍15,起点在鳃盖后。腹鳍小于胸鳍。尾鳍楔形。体背侧灰黄色,下侧金黄色;背鳍及尾鳍灰黄色,胸鳍、腹鳍及臀鳍为黄色。 多活动于海水中下层,有洄游习性。


小黄鱼


形状和大黄鱼相近而小。体长约20厘米。侧线鳞60~63。背鳍Ⅸ34~36,起点与胸鳍的起点相对。臀鳍Ⅱ9,起点稍后于背鳍鳍条的中部。胸鳍19,长而尖,末端超过腹鳍的末端。腹鳍稍短于胸鳍。尾鳍楔形。体背侧灰褐色,两侧及腹侧为黄色,背鳍边缘灰褐色。有洄游习性。

大黄鱼从90年开始过了漫长的驯化、繁殖,成功试养开始,到目前为止有着几种不同养殖类型不同价格的大黄鱼上市,因养殖方式不同大体分为三种级别:


1.浅海网箱养殖(这种鱼限于三沙湾浅海无水流无风浪的环境影响,和吃混合饲料,养殖周期短,养出来的鱼身型偏圆偏短肚子偏大,泥腥味较重,肉质松散且油脂含量**,但它也是目前市场销售中占量**的,因为售价是养殖大黄鱼里**的一种);


2.深水网箱养殖(这种网箱箱大水深,抗风浪系数高,一般放置于三湾水较深,水流较急的区域养殖,虽然吃的也有混合饲料和冻小鱼,但由于水深流急,养殖周期与浅海相比略长,养殖出来的鱼身型修长,肉质结实,泥腥味**,价格比浅海养殖也要高一些);

3.仿野生大黄鱼:(顾名思义就是尽可能的仿野生环境养殖,本鱼养殖位于霞浦外海几十公里的四霜列岛之一的东霜岛水域,无人岛、无污染,碧海蓝天,水急浪大,一年里大风大浪期长达3-5个月,吃的不再是混合饲料,全是主岛渔民大型定置网**捕获的**新鲜小鱼虾,养殖周期长达3年左右,鱼儿全在这种环境下漫漫成长,身型体色有如天然海捕的野生大黄鱼,除了个别行家,能区分出来的人无几,这鱼比三沙湾的鱼区别关键是肉质口感,由于环境和食物的原因,水分、蛋白和脂肪量只在“73、18.8、7.4”之间,而纯野生和浅海养殖的分别是:“76、19.2、4.95”和“68.3、17.9、12.6”是做高档海鲜礼品以及高档酒店餐厅的**原料及食材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草鱼养殖怎么养?这五步很关键,新手必看!

2024/4/17

夏季常见鱼病有哪些?怎么治?防治策略有哪些?养

2024/4/17

鱼池水浑浊怎么变清?鱼塘水质调节全攻略

2024/4/17

引起鱼类烂鳃病的原因?怎么治疗?一文看懂

2024/3/25

鱼烂鳃病啥原因?鱼烂鳃病怎么治?鱼得了烂鳃病怎

2024/3/25

春季鱼塘如何肥水?春季鱼塘管理注意事项!新人收

2024/3/22

鱼得了细菌性败血症怎么办?鱼细菌性败血症怎么治

2024/3/22

鱼塘水霉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鱼水霉病怎么治?新

2024/3/20

一亩田养多少草鱼合适?鱼塘养鱼需要注意什么?

2024/3/18

热门专栏
鱼指环虫病

鱼指环虫病属于鱼寄生虫病的一种,爆发后传染快,对鱼体危害大。...

黄颡鱼

黄颡鱼又名黄骨鱼,为温水性鱼类,该鱼具有易饲养、适应性强和效...

鱼鳃霉病

鱼鳃霉病是由鳃霉菌寄生在鱼鳃上引起的疾病,病鱼会有腮部肿胀、...

鱼松鳞病

鱼松鳞病又名立鳞病、炸鳞病、竖鳞病,是近年来鱼塘常见疾病,多...

鱼车轮虫病

鱼车轮虫病的病原是车轮虫,在目前养鱼业中发病多、危害大,流行...

鱼白点病

鱼白点病是因小瓜虫侵入鱼体而引发,常发生于观赏鱼中,尤其在低...

鱼寄生虫病

鱼寄生虫病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车轮虫、指环虫和中华鳋等,虫...

鳄鱼龟

鳄鱼龟又名小鳄鱼龟、大鳄龟、肉龟,是世界**的淡水龟之一。鳄...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种鹅场孵化阶段的保护措施

下一篇:美国猪价暴跌32%,乞盼中国来救市!

标签
兽药网 > 养殖技术 > 养禽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