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

猪高热病_猪高热特效治疗方案

2010/8/24 来源:互联网 阅读:28985次

“猪高热综合症(高热病)”自20066月开始流行至今,已经先后在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安徽、河南、辽宁等各省区爆发,且不同地区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均有差异,大部分猪场发病率在60%以上,死亡率达60%90%,给养殖户的养殖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20074月,经农业部专家反复研究论证,确定该病为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变异病毒)感染所引起,发病后严重损害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急剧下降或消失,继而引发猪瘟病毒、圆环病毒、链球菌、附红细胞体、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弓形体等2种以上病原混合感染而出现的一种以“高热”症状为主要特征的多病源混合感染性疾病,具有发病快,传播迅速,死亡率极高,**率非常低等流行特点,已成为当今养猪业的头号杀手。

一、流行病学

1、发病日龄:本病不分年龄,大小猪只均可感染发病,但从2007年的发病情况看,保育舍的猪只更易感染。

2、发病率:2006年本病暴发初期,发病率可达80%95%,死亡率可达70%以上,但2007年的发病情况趋于缓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3、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是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同时本病亦可经精液传播和垂直传播。

二、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1.发病猪体温突然升高至4142(偶可见体温正常或偏低),食欲减退,乃至废食,精神萎糜。

2.身体部分地方尤其皮表肢体远端出血,四肢、耳尖出血最为严重,耳朵、四肢远心端出现黄豆大小扣状出血性纽扣状坏死,皮肤兰紫、发红、出血斑点或苍白,耳朵呈现蓝色或紫色斑点或斑块。

3.喘气、咳嗽、张口呼吸,呈犬坐姿势,流泪,眼有粘液,结膜潮红,口鼻流出多量分泌物。

4.大便干结或腹泻,呕吐,茶色尿、蛋白尿或血尿。

5.关节肿大、疼痛,后躯无力,走路摇晃,共济失调,转圈。

6.孕畜流产、早产或产死胎、弱胎。

剖检症状:严重的出血性、弥散型、间质性肺炎,肺肋面、腹面均出现针尖大至核桃大的出血点,出血块,肺出现肉变和胰变,尤其在尖叶和心叶较**;心脏的冠状沟有胶冻样病变;肝脏表面有分散的圆形白色荚膜覆盖;有的肾脏肿大,出现点状出血;肺门及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出血;胃粘膜脱落,溃疡严重,胃出血,有的有扣状大小的结痂。

三、预防措施

1、对健康猪只及时用“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毒株”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2、每1吨饲料中加入“圆蓝瘟毒康 1000或“速效植物血凝素300g+“氟强素400或“红弓链灭400g+“肥嘟嘟500g进行预防保健,连用7天,间隔35天再使用1次(在猪只正常情况下,按此保健计划投喂的养殖户均未爆发疫情)。

3、加强环境消毒。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可通过粪、尿及腺体分泌物散播病毒。因此每周至少带猪消毒12次,场区每月至少消毒1次。当周边有疫病流行时,带猪消毒应每周增至34次,场区一般每周消毒1次。同时加强人员、器械及饮水消毒。高温高湿季节做好通风、降温。猪的粪、尿应及时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4、改善饲料品质,防止饲料霉变,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

5、加强饲养管理措施。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要实行封闭管理,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动,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做好出入畜舍等饲养场的人员及车辆的消毒工作。

四、治疗方案

肌注:霸王金针0.1ml/kg2支黄芪多糖针稀释1头孢金尊100kg体重,一日1次,连用3日,严重病例可延长至第45日。若出现经治疗后高烧高热、皮肤发紫、呼吸困难等症状已经消失,但就是不食病例,可用本公司的“增食开胃针+混感专治0.1ml/kg体重”混合注射,一日1次,连用23日,可起到显著效果。

肌注同时,全群饮水,在水中加速效植物血凝素+氟强素,连用7天,同时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多维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注意:患畜用药期间,不可喂的过饱,大约35分饱**,并一定注意要补充多维(饮水、拌料同时进行),或补充一些小苏打(饮水、拌料)效果亦佳。

看了此文还关注了
相关文章
常见鱼病有几种?有何好的治疗方法?养鱼朋友看过

2024/5/14

兔子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尤其这几种要重视!

2024/5/13

肉兔品种有哪些?值得收藏

2024/5/13

中国常见猪品种

2024/5/10

羊烂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2024/5/8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2024/5/8

螃蟹吃什么食物?螃蟹怎么养?

2024/5/7

马是怎么配种的?一文读懂

2024/5/7

绿壳蛋鸡和普通蛋鸡有何不同?

2024/5/7

绿壳蛋鸡有那些品种?绿壳蛋鸡特点及养殖前景

2024/5/7

热门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越南猪蓝耳病疫情有发展成大疫的危险

下一篇:猪链球菌病临床症状及预防治疗方案

标签
兽药网 > 兽医在线 > 猪病 > 详页

移动版| 电脑版 |官方微信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